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文学评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 ——以小说艺术的对话为中心 龚 刚 内容提要 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是现当代文学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的重要论 题。从中英文学对话的角度来看,她可以说是菲尔丁、奥斯丁所代表的英国 18、19 世 纪喜剧性小说传统的阐释者和守护者,也是狄更斯、萨克雷所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的同路人,其《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一文作为“前现代小说” 的辩护状是对伍尔芙《现代小说》一文所代表的现代派小说观的有力回应,对纠正现代 性叙事实验中轻视小说的故事性与情节塑造的极端化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 小说艺术的跨文化对话为中心,系统探讨了杨绛与英国文学的核心关联及其小说艺术观 的本质,肯定了她的小说美学中的合理内核,也对她认识中的不足(如未能区分古典“非 英雄”小说与现代“非英雄”小说)做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杨绛;英国文学;非英雄化叙事;现代派小说;“前现代小说” 作为作家,杨绛受到了从弥尔顿(Milton)的诗 不是正式学生,但作为“补课”,她跟着钱锺书读 歌直至 C. 道尔(Conan Doyle)的侦探故事等英国文 了很多英国文学作品,回国后继续阅读,包括向藏 [1] 书甚富的邵洵美借阅。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研究 学的影响 ;作为学者,杨绛对英国文学有一定研 究,她对菲尔丁(Fielding)、萨克雷(Thackeray)、 英国作家菲尔丁、萨克雷,是因为有研究项目。评 奥斯丁(Austen,又作奥斯汀)等 18、19 世纪英 论奥斯丁的小说艺术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那时候 国小说家的评论,是其文论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作 人们都写文章赞扬 C. 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 为翻译家,杨绛翻译过《一九三九以来英国散文作 《简·爱》,同时批评奥斯丁,杨绛感到不服气, 因而撰文阐述奥斯丁到底“有什么好” [4] 品》(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8 年出版)及一些英文诗 。二是 文,最著者为译自 19 世纪英国诗人蓝德(Landor) 说明了她对英国作家的好恶。杨绛表示,她“很喜 的《我和谁都不争》(I Strove with None)。此外, 欢”艾略特(Gorge Eliot)、奥斯丁,后者论思想 1935 年 9 月至 1937 年 8 月,她曾随获庚款资助出 性不如艾略特有分量,但文笔轻灵、活泼,塑造人 国留学的钱锺书于牛津大学自学两年,系统阅读了 物鲜活,令人过目不忘,相比之下她“不喜欢”C. [2] 乔叟(Chaucer)以降的英国经典文学 。因此, 勃朗特,因为《简·爱》不是纯粹的创作,有大量 无论从杨绛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中西文学关系史的 [5] 个人的影子在其中 。三是点明了她的小说艺术 角度,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观,杨绛强调,“好小说一定得塑造鲜明的人物, 2006 年 3 月,杨绛接受《文汇读书周报》的 一定要有生动的情节”,而且最好不要有作者的影 电话采访,扼要介绍了她和英国文学的渊源,是 [6] 子 。杨绛的自述对系统探究她和英国文学的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