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2016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葛世荣 (2016 年9 月5 日 南湖校区体育馆) 亲爱的2016 级新同学,各位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九月的矿大,硫华菊绽放,镜湖水含情。今天,我们在这新 落成的体育馆,为5766 名本科生和235 名留学生举行开学典礼。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与四万余名师生员工共同拥有一个光荣的名 字—— “矿大人”。欢迎你们加入矿大这个大家庭,祝贺你们踏 上成长新台阶,开启人生新征程。 同学们,你们报考矿大时,一定看过学校的招生指南,上面 最醒目的一句话就是“来矿大,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几天,你 们在矿大一定遇见了美丽如画的校园,遇见了可亲可敬的师长, 也遇见了激情澎湃的青春,遇见了同为“小煤球”的新同学。在 今年的新同学中,有14 岁就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环测学院潘 天宇同学,有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手中握着6 项专利的“科技创新小达人”尹仕杰同学,也有紧跟着姐姐的脚 步来圆梦矿大的信电学院管磊同学,还要有一位现在已经很出名 了,他就是努力拼搏重读矿大的年龄最大新生,其实年龄说大也 不大,也就24 岁的山生云同学,双胞胎姐妹夏露萍、夏莲萍同 学。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好学力行的追求,注重亲情友情的真 挚,也是矿大人倍感珍惜一直坚守的精神品质,让我们一起为他 们点赞! “来矿大,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既是学校对你们成长的期 1 待,也是学校对你们成长的责任和承诺。那么,如何才能遇到更 好的自己呢?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 “学会读书”。 大学是知识殿堂,更是一本启迪你成长的书。读懂这本书, 就能使你聪慧;读全这本书,就能给你内涵;读好这本书,就能 让你创新。可见,以“聪慧”“内涵”“创新”的层面来衡量,在 座的新同学对读书的理解和作为还存在一定差距,你们要用“洪 荒之力”来发奋读书呀! 以我的体会,建议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来读好大学这本书。 一是书田阅世,以阅读徜徉学海。一本好书是人类文化和 科技创新的结晶,也是一位难得的能伴随身边的好老师。在文昌 校区图书馆门前有一幅“学海无涯”墙画,在南湖校区图书馆门 前有一座 “书田阅世”石刻,它们时刻提醒我们,知识是最宝贵 的财富,读书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人生最不能耽误、放弃和荒 废的事情就是读书,也劝导我们“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 书好。” 同学们,虽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国人在2015 年人均阅读量却仅有5 本,这仅是邻国韩国人的一半、日本人的 三分之一,更不到犹太人的十分之一。去年,我校图书馆人均借 阅量也只有 15 本,其中文法学院胡冰冰同学就借出了445 本图 书,荣登读书琅琊榜的第一名! 当今,读书更为多样化。但我还是希望矿大学子在闲暇之时, 能把手捧一本图书作为时尚,而非低头紧盯手机。在上世纪 50 年代,我校倡导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我希望 在座的同学,不仅要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还要每天坚持阅读两 小时,每年读书 30 本。据统计,我校年级成绩排名前 10%和保 送免试研究生的同学,人均年度借阅量至少达到 50 本以上,这 2 是我校学生去年人均年度借阅量的3倍以上,可见优秀同学的财 富和潜力都来自读书。希望大家时时处处多读书,扬起你们稚嫩 的小船帆,在浩瀚的书海中起航,尽情领略大师、大家、大腕的 思想精髓,成为一个会读书、有内涵、有思想的大学生。 二是学思结合,践行学而优则创。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 所。大学读书之要,首在广览群书,重在独立思考,贵在养成批 判性的学习能力。同学们要带着问题读书。大学学习,提出问题 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也更为重要。 同学们,模仿只能复制追踪,这是一个从1 到N 的过程;而 创新才能原创超越,这是一个从 0 到1 的蜕变。牛顿说:“如果 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如果你要站上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儿。因此, 我希望同学们能 “甘坐十年冷板凳”,通过知识积累掌握学科知 识的前沿,形成知识体系框架,清楚地知道你所在的学科、专业、 领域的 “巨人的肩膀在哪儿,是谁”。更要具有“十年磨一剑” 的韧劲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