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庆典美术展’看马来西亚的艺术主体性.PDF

从‘马来西亚独立50周年庆典美术展’看马来西亚的艺术主体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 International Joumal of Arts Education 從「馬來西亞獨立 50週年慶典美術展」 看馬來西亞的藝術主體性 鄭德輝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候選人 E-mail :kenneth1831@.tw 摘要 馬來西亞官方於 2007 年 8 月至 9 月在吉隆坡回教藝術博物館,舉辦「馬來西 亞獨立 50 週年慶典美術展」(Merdeka 50: A Celebration of Malaysian Art )。此展展 出了 67 位來自馬來西亞國內不分種族的藝術家,以不同素材如油畫、壓克力畫、 綜合媒材等媒介,試圖透過此次國慶呈現馬來西亞當代藝術發展的面貌。本文以個 人身為華人馬來西亞國民藝術創作者的角度,省思馬來西亞的政治、宗教(回教、 佛道教、印度教、基督教等)、社會、經濟、種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 民、混血民族)體制與氛圍下,也就是透過 2007 年「馬來西亞獨立 50 週年慶典美 術展」中,試圖揭示與探討展覽中何種「身分/認同」(Identity )與何種「意識形 態」(ideology ),如何去支配馬來西亞的文化體制;進而建立國家藝術主體性,在 此觀點下思考馬來西亞藝術將來可能如何發展?文中書寫方式將以後殖民觀點中 「雜化」(Hibridity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特質,並透過展覽作品, 整理目前馬來西亞官辦美展的策展趨向與定位,探討作品中的「他者」(Other )以 何種「幻象」(illusion )方式安身立命於此展中。 關鍵字:馬來西亞藝術、雜化、多元文化、主體性、後殖民、國族 c InJAE 6.1 ○ NTAEC 2008 189 國際藝術教育學刊 從「馬來西亞獨立 壹、前言 50 週年慶典美術 展」看馬來西亞 的藝術主體性 馬來西亞官方於 2007 年 8 月至 9 月在吉隆城回教藝術博物館,舉辦「馬來西亞 獨立五十週年慶典美術展」。有關此展的特色,可以下列官方的說法得知書面訊息 (Zakaria Ali, 2007 ):馬來西亞文化、藝術、資產部長Rais Yatim 博士認為此展見證 「是藝術家面對國家獨立與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挑戰與經驗…。這份出版品對於歷史 學家和藝術收藏者,甚至成為祖國資產與藝術多元化的見證,且具有珍貴的參考價 值。」(原文為馬來西亞文,中文為筆者譯)Perdana Leadership 基金會(Perdana Leadership Foundation )執行長 NikMohamed Nik Yaacob (主辦單位之一)認為基金 會的研究工作是「建立馬來西亞國民歷史的達成和研究」,並推出 67 位畫家與雕塑 家代表參展。而承辦單位(另一主辦單位)馬來西亞回教藝術博物館(Islamic Art Museum Malaysia )館長則認為此展對於人民與政府「創造了和平的畫面」。此策展 以 四 大 主 題 說 明 馬 來 西 亞 藝 術 家 面 對 國 家 獨 立 50 週 年 的 意 象 ( Imageries of Independence ): 1. The Flag Bearers (此區域作品多以國旗符號呈現「愛國主義」精神) 2. The Current Chroniclers (此區域作品為值得被注意的藝術家作品,無論在 行為表現或成就上) 3. The Obligue Turners (此區域作品呈現另類視點掃視現狀)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