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概述 痰饮病由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液停留于局部所致,与阳气虚弱、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司有关,根据水停部位的不同,又有四饮之分类,治疗以温药为治本之图,汗吐下为治标之法。 一、成因、脉证与分类 (一)成因与脉证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 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 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 也。(十二) 脉浮而细滑,伤饮。(十九) 【提要】 论述广义痰饮病的病因与脉症。 【释义】 饮水过多——水湿不运——停聚于胃,上逆犯 肺,壅塞气机,肺失宣降——突然气喘胸满 中焦阳虚,脾阳不运,胃纳不佳——食少 气化失常,气不布津,津不上承——口渴多饮 (轻者)妨碍呼吸——短气 (重者)水气凌心——心悸 【释义】 双弦——主寒,大下后,脾胃大伤 偏弦——主饮,饮邪多侵犯局部,偏注一侧 (二)四饮与主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 饮,有溢饮,有支饮。(一)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 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 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 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 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二) 【提要】 以上两条论述痰饮的分类和四饮的主证。 【释义】 痰饮 悬饮 溢饮 支饮 (三)五脏水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三)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四) 水在脾,少气身重。(五)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六) 水在肾,心下悸。(七) (四)留饮与伏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八)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九)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十)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十一) 二、治疗原则 【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十五) 【提要】 本条论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大法。 【释义】 成因:阳气衰弱,饮停不化,随体虚之部位而潴留 治疗:饮为阴邪,得阳则化,宜温药以振奋阳气 【释义】 温药:针对痰饮病的治疗提出总的原则。用药 以“温”为度,不可过热,刚燥伤阴,即使养 阴亦不可滋腻遏阳,清热不可寒凉伤人阳气。 和之:治疗的具体方法要以“和”为贵。“和” 有和其不和之义。具体方法:如行、消、开、 导等,以恢复人体阳气,使五脏得温,阳气恢 复,功能正常,是其法度。 【按语】 痰饮病的治疗,不可违背“温”的总原则。 或行、或消、或开、或导,总以使水液代谢正 常,水饮不得停留为目的。所以“和”有调和、 平和、协调、相应等义,仲景治饮诸法均可以 “和之”概括。如苓桂术甘汤可谓是温脾以和 之;肾气丸可谓补益肾气以和之;十枣汤可谓 峻泻悬饮以和之;大小青龙汤“当发其汗”以 和之等等。所以治饮当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 机结合才能达到真正饮去正复的治疗目的。 三、四饮证治 (一)痰饮 1.饮停心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 汤主之。(十六)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便则利。 2.饮及脾肾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十七) 3.下焦饮逆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 水也,五苓散主之。(三十一)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 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4.饮逆致呕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 汤主之。(四十一)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5.留饮欲去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 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十八)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 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 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6.肠间饮聚成实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VIP
- 团餐的工作流程.pptx VIP
- 华能汶上西曼克400KWP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技术规范书.pdf VIP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超高压气井井口除砂器及现场应用.pptx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政治》历年真题汇编(共184题).doc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培训-适合新人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