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结合监督工作实际,本文试图从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入
手,浅谈对模板支承体系的粗浅认识。
1.加强模板工程的安全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不管是公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其设计多
M
O
为框架、框剪结构。因此,模板工程成为结构施工中量大且周转频繁
C
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技术要求和安全状况亦成为施工技术与安全监督
G.
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中“坍塌”造成事
N
故的几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由于模板支撑失稳造成的坍塌事故不仅
O
L
造成人员伤亡,也往往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形成较大的损失。从各
U
地各种事故类型分析中就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故此,较系统地归纳模
H
Z
板施工的经验教训,研究模板施工的特点,更好地掌握模板支撑施工
.
的技术与安全控制方法,应是目前防止“五大伤害”、规范现场安全
W
W
管理行为的重中之重。
W
2.模板工程的安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1)重组(模)轻支(撑)、
从现场看,相当多的现场模板支撑不规范,如支撑间距大、纵横
拉结少甚至无拉结;首层支撑无通板、垫砖或碎木;有的高净空(4m
1
以上)的支撑体系只有一道拉结等。从方案看,上述倾向更为明显。
一些方案对组模程序、尺寸、加固方法、校验等交待明确,而对支撑
系统只交待“用ф48 钢管搭满堂架子”,至多加一句“架体纵横水
平拉结高度不低于 1.8m”,有的甚至未提支撑•
(2)对模板施工缺乏经验
部分技术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模板施工尤其是大模板、高
M
O
净空施工安全控制的认识,凭经验干事。如对标准层和超标准层(门
C
厅、前厅)的支撑与施工作业的特点及由此引出的安全控制要求掌握
G.
不够:对普通模板与大模板施工特点、技术与安全要求的差异心中无
N
数,用一般方法进行高净空、大模板的施工安全控制。
O
L
U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有的企业缺乏模板施工尤其是大面积模
H
板施工的技术管理经验,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此分项工程施工特性的
Z
.
认识和质量安全控制方法的掌握。二是管理缺位,一方面施工技术人
W
员只重视组模而疏于或不屑于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计算,另一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