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會與經濟層面的重大變遷:犯罪、道德、貧窮
大眾媒介的潛在影響力? 負面/悲觀 正面/樂觀
指導老師:蔡佩芳
4990M069郭富誠
4990M091王健璟
4990M083許立霖
4990M100趙品華
4990X043呂秉柔
以下改寫自文章《從涵化理論探討大眾傳播對閱聽人的影響》一文,因為現今大眾傳播媒體的發達,訊息無時無刻在流動傳播,雖然在正面有教育大眾的意義存在,但相對的,訊息太多無法完全過濾,造成某些不良訊息不當影響閱聽人視聽。新聞媒介有著傳遞訊息的作用,卻也意味著帶出負面消息的可能。
圖1 媒體的正面影響在於,可以有效並快速地傳遞消息給人們知道,包含了近年來的陳樹菊女士(圖1)事件,也是由於媒體的力量,使得全世界的人都快速的得知這件事情。由《自由時報-富比世善心榜 菜販陳樹菊入列》這篇報導為例,其中提到,陳樹菊謙虛回應:「助人大家都做得到」,陳樹菊昨天從媒體口中得知入選富比世亞太地區「慈善英雄」,仍忙著揀菜,對記者講得最多的話就是:「嘜擱照啦!」淡淡的說:「幫助人又沒什麼,大家都做得到,沒什麼好說。」
圖1
今年六十歲的婦人陳樹菊幼時經歷家貧失學、家人沒錢看病去世的痛苦,十三歲就在台東市中央市場擺攤賺錢,拚命省錢,卻對錢看得很淡泊,幾乎都捐出去了。
九十四年五月間,陳樹菊捐助的仁愛國小圖書館落成,本報頭版獨家報導「失學菜販,捐四百五十萬蓋圖書館」,陳樹菊賣菜興學的故事傳誦全國,還被當年公務員普考引為作文題目。
去年十二月十三日,本報再於頭版報導「菜販捐圖書館,續攢千萬助貧」,陳樹菊以存一千萬元為目標,要在兩年內成立慈善基金會,幫助窮人看病、吃飯。此外,《今日新聞網-女菜販陳樹菊默默行善 外媒:最能打動人心!》更是提到,亞洲富比士日前進行一項亞太慈善英雄人物的調查,選出亞太地區48位傑出的善心人士,最特別的是,台灣入選的四位慈善家當中,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女菜販陳樹菊,國外媒體甚至形容,陳樹菊的事蹟,在48人當中最能打動人心。?
由以上兩則新聞可得知,因為媒體的關係,讓平時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小事情,能夠因為媒體的力量,讓我們的事情更發揚光大,使得更多國家的人都能夠以最快最迅速的方式得知訊息,並且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力量。
但媒體雖有正面的傳遞力量,相對的也有它的負面影響。以筆者全嘉莉的部落格一文《千萬不要燒炭自殺》中提到一個怵目驚心的數據,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去年一整年,自殺死亡超過3800多人,平均每2~3小時就有人自殺死亡,其中近千人選擇燒炭自殺,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燒炭自殺的死狀過度被美化,事實上,關於自殺的新聞報導,確實有檢討的必要。
美國「流行病學與社區衛生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於2003年4月號發表一篇論文,作者偉恩大學犯罪刑事系(Wayne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riminal Justice)Stack教授 (Dr.S.Stack)根據實證研究結論指出:真實的自殺故事比小說戲劇中的自殺故事多4.03倍的機會產生自殺模仿效應;而有關影劇界或政治界的偶像型人物自殺事件的報導,比一般人自殺事件引發自殺模仿效應的可能性大14.3倍。去年藝人倪敏然自殺死亡事件發生後,媒體猶如連續劇般的播報,根據調查,5月4日一天,全台灣共發生14起自殺事件,其中11件死亡,其結果與Stack的研究不謀而合。國內電視台處理新聞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要快,「這是很現實而殘酷的戰場,一旦新聞播報速度比其他新聞台慢,Rating(收視率)一定會下降,新聞台就等著挨罵!」一位有線新聞台的主管很無奈的表示,「雖然許多新聞的處理顯現出忙中有錯的情況,但是比起搶先報導的時效性,新聞台可以容忍小小的瑕疵,卻無法接受慢一拍的新聞!」
這顯示出了因為媒體傳遞的關係,使得許多人選擇燒炭自殺,其實燒炭自殺這種方式其實本來在台灣並不普遍,卻因為燒炭自殺的死狀過度被美化,使得民眾在被誤導的情況卻又失去判斷能力的時候,做了錯誤的選擇。許多有線電視新聞台為了報導搶快的結果,就是媒體間接成為自殺的勸誘者及傳播者。平面媒體關於自殺新聞的報導尚有把關的動作,突顯了社會問題,不過想要阻擋自殺潮,恐怕首先還是要各大媒體的配合。
圖2 又以另外一篇報導作為例子,《日韓明星連續自殺 金融危機成“死神危機”》中提到,為什麼“扎堆”自殺?,「反面典型」也有連鎖效應,正面典型能帶着大家一起前進,「反面典型」就也有消極的影響。種種的壓力,日韓明星們都有,但是一旦有一個明星選擇自殺,就會給其他在壓力中掙扎的明星消極的心理暗示,帶來自殺的「連鎖效應」。【圖2為韓星張子妍,同樣選擇自殺了結生命。】
圖2
這就像是媒體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就像是「反面典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