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怪人》读后感400字_读后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怪人》读后感400字_读后感_范文先生网   《科学怪人》读后感400字   原创: jzmama   《科学怪人》这本书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是一本不可思议的书。饱含了复仇、欲望等多种感情,细致地描述了人与人造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怪人》的作者是英国的玛丽.雪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她塑造了“科学怪人”这么一个形象,为以后的科幻小说提供了许多大胆的构想。   在《科学怪人》中,主要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文中的“我”为科学疯狂,创造了一个面目丑恶的人造人。然而“我”和人们却都因为他很丑,厌恶、抛弃了他,于是这个怪人本来善良的心因此充满了仇恨,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故事的结局十分悲惨,他把“我”的亲人都杀了,最终把“我”也害死了,他自己也自杀了。这令我思考:我们既然创造了人造人,并且给予了他们人类的各种感情,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与他们和谐的相处呢?我觉得其实书中的怪人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人类对他的厌恶,抛弃使他去做了坏事。而“我”和人们以貌取人,怎么能因为他长的丑就抛弃他呢?虽然他是个人造人,但他是有感情有生命的。如果换做是一个人,难道人类永远比人造人好?   生活中,许多科幻电影都讲述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排斥从而引发战争的悲剧,我希望我们的未来不是那样。   阿西莫夫说的机器人三定律,从每种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情感上来说不是很对,但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很正确,我希望未来会有更明确的解答。   ===   后记:这是儿子的暑假作文之一。《科学怪人》是刘慈欣主编的银火箭丛书中的一本。从我个人的观点,刘慈欣从众多科幻小说中选择出的这几本都还是有他的逻辑的。   如果不是学校的要求,他是不会写读后感的,我也从来没有要求他写过任何读后感,基本上只有学校要求做读书卡之类的作业他才会去写。他真实的读后感往往是在与我的对谈中发生的。自从星战系列开始,到看了各类科幻电影,从阿西莫夫的科幻短篇到电影《人工智能》,我们多次讨论过机器人的情感与伦理问题。   对于这篇作文,他在列完提纲给我看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当然我个人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并不高。)思路比较清晰,也能够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观点。我对提纲并未做修改,就让他按提纲去写就好。写完如上,我也未做修改。   如果真正从改作文的角度,当然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推敲和深入,比如:   科学怪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他想要什么?   科学怪人如何发生了由善到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能够给予科学怪人以他想要的生活,结局会有何不同?为什么“我”没有?   “我”作为一个创造者,对科学怪人该不该负有责任?   由于角度不同,是否人与人造人或机器人确实很难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关系?   我选择发出这篇作文,是因为我看到了他对书中存有疑惑,亦有思辨,哪怕只是非常微小的片面的火花,这也是珍贵的。《书谱》中有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平正是先,小孩子写作文,我理解应该是先不要掉进词语堆砌过于雕琢的坑里,等把事情能说清楚,逻辑理顺了,能立起观点,有思路,是为知平正,然后再求下一步。怕的是上来就花花哨哨一堆,忘记了“修辞贵其诚“的道理,就很难改了。   当然,这些都属于个人观点,见仁见智,求同存异。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700字      2011级11班 吴冰冰      今天下午,我读了《名人传》。其中一篇关于爱迪生的文章,使我久久不能忘怀,虽然我没见过爱迪生,但在我脑海中却清晰的浮现出他的形象:一个本身强力壮的人,因劳累过度,眼睛布满血丝,显得疲惫不堪。      我了解到:爱迪生八岁上的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被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就是他的“家庭教师”。十一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十二岁的时候,他获得在列车上售报的工作。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一有空,他就去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的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并用所挣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一个化学实验室。1862年8月,爱迪生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非常感谢,就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爱迪生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和创作。      爱迪生说过:“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为了寻找经久耐用的灯丝,他和助手从1600多种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