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介绍 护理诊断(一) 气体交换受损 与手术、麻醉、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护理措施:1.戒烟,遵医嘱吸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深呼吸功能锻炼; 4.鼓励咳嗽咳痰。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护理诊断(二) 活动无耐力 与手术创伤所致乏力、倦怠有关 护理目标:减轻无耐力,增加活动量。 护理措施:1.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改善肺功 能; 2.促进手与肢体的活动,预防废用性萎缩; 3.适当的活动,避免劳累,多休息。 护理评价:患者活动量增加,有所好转。 护理诊断(三) 焦虑 与不了解疾病愈后及手术方案有关 护理目标:改善精神状态、恢复自信、减轻焦虑。 护理措施:1.应将其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周围设施简单安全。 2.密切观察躯体情况的变化并记录,待病人情绪稳定 时应给病人做心理护理及安慰,镇定病人情绪。 3.平时运用良好的护理交流技巧,注意倾听病人的主 诉。 护理评价:患者减轻焦虑,消除疑虑。 * 当胸腔内积液或积气形成正压时,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中。 当胸腔内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管端形成负压水柱,阻止空气进入胸腔从而达到胸腔引流和维持负压的目的。 瓶中盛有无菌生理盐水至水位线,长管的下口插至液面下3-4cm,短管的下端则远离液面,使瓶内的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使用时,将长玻璃管上端与病人的胸膜腔引流管相连,接通后可见长管内水柱升高,高出液平面4-6cm,并随着病人呼吸上下移动,若不动,则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有阻塞。 所有管道护理总结十字口诀:固定、通畅、无菌、观察、拔管 密切观察长玻璃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有无波动是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水柱波动范围大约4-6cm, 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 若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 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积极采取措施,挤压或间断抽吸引流瓶中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学无止境 胸外科 内容与提要 胸膜腔的解剖与生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 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及引流装置 引流管的安置部位与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负压,是胸膜腔独特的生理特征 正常平静呼吸时吸气压力为-0.8∽-1.0kpa(-8 ∽ -10cmH2o);呼气时为-0.3∽-0.5kpa(-3 ∽ -5cmH2o); 深呼吸时为-6kpa(-60cmH2o)至3kpa(+30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目 的 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 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促进肺膨胀 适应症 1、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2、外伤性血、气胸 3、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 4、脓胸早期彻底引流 5、开胸术后引流 6、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 原 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根据胸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的,依靠水封瓶中的液体,使胸腔与外界隔离。 装 置 短管与大气相通 长管与病人胸管相通 接通后水柱高出液平面4-6cm 1、胸管: 用于排气:质地软、既能引流又能减少刺激和疼痛、1cm塑胶管; 用于排液:质地硬、不易折叠和堵塞、管径1.5-2cm橡胶管; 2、水封瓶: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单瓶、双瓶和3瓶三种,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各种一次性胸膜腔引流装置(如图) 加灭菌水至水位线 置管和置管位置 积气:常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 积液: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插管 脓胸: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一、妥善固定 位置:水封瓶应放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床上留足够的长度,防止被踢到或抬高。 搬运病人时:双重夹闭胸腔引流管,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好位置,再松开夹子,检查引流装置。 引流管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二、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是否脱落;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