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安全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二、“预防为主”的哲学思想 三、 “防治事故”措施分析:主动VS被动 四、安全与危险的辨证转换关系 一、安全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阶段 (三)传统管理理论 (四)现代管理理论发展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 对于事故与灾害只能听天由命,无能为力。 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的主宰。--人的命,天注定 祭河神,祭山神,祭天求雨;水库淹死学生 事故对生命的残害与践蹋,人类是无所作为的。 宿命论的哲学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1、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 “积极宿命论” 宿命是根本的,努力是必要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多算则胜,少算则不胜,况于无算乎?”。 ! 宿命论给我们的启示 宇宙没有任何偶然,有且只有一种必然 ! 不要相信“巧合”,不要相信任何偶然性!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 蒸汽机时代,事故与灾害类型的复杂多样和事故严重性的扩大,人类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阶段 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人类安全,有了与事故抗争的意识; 理论:相似性原理。事故的发生具有相似性:木匠割手 学会了“亡羊补牢”,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 2、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 如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 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 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事故统计学的致因理论研究; 事后整改对策的完善; 管理中的事故赔偿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亡羊补牢”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3、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 认识到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 思想和方法 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 安全与生产技术统一的原则; 讲求安全人机设计; 推行系统安全工程; 加强安全检查 (一)安全哲学发展阶段 ⒋ 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哲学 人们有了自组织思想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超前、主动。 具体表现为: 人、机器、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研究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和安全信息论 超前预防型安全活动 “三同时”“三同步”原则;安全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 (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阶段 分三个阶段: 原始管理阶段:也称经验自防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也称经验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也称系统管理阶段 (三)传统管理理论 1、事故理论(事故管理) 认识论: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和认识对象,主要为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 逆向思维:从事故后果推原因事件 表现:头痛医头、就事论事,被动与滞后 (三)传统管理理论 2、方法与特征 方法 事故分析(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事故规律的研究:事后型管理模式 四不放过原则(原因、当事人、责任人、措施) 特征 建立在事故统计学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事后整改对策 事故赔偿机制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四)现代管理理论发展 细分为两大阶段 1、20世纪50~80年代:发展了“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安全科学原理”正在不断地发展 1、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认识论:以危险和隐患为研究对象(事故系统) 理论基础:对事故因果性的认识,及对危险和隐患事件链的确认 做法: 建立了事件链的概念,有了事故的超前意识流和动态认识论 确立了人、机、环和管理缺陷等综合要素(4M) 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提出超前防范和预防评价的概念和思路。 1、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不良 易发事故的工作环境 环境使注意力分散:需要帮忙吗? 环境不良 撞车 环境不良 环境不良 环境不良 环境不良 2、安全科学原理 (1)认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要素体系 提出了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 发展了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科学理论 2、现代安全科学原理 (2)安全系统要素 2、现代安全科学原理 (3)具体表现----本质安全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 失误—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