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咏物抒怀诗鉴赏导学案5确定稿.docxVIP

2019年高考咏物抒怀诗鉴赏导学案5确定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咏物抒怀诗鉴赏导学案5确定稿

建安区三高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 第PAGE 2页 高考咏物抒怀诗鉴赏导学案 一、高考真题感知 (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 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咏物诗特点: 1、内容: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作者的襟怀抱负。 2、山水田园诗常见主题: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3、常用手法: 整体: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局部:比喻、象征、衬托、烘托、对比、拟人、比兴 咏物抒怀诗歌的答题方法: 提炼出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和所处的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描摹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志的相通之处。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注意:物:动植物、物品 景:自然风景 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 三、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 (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 【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四、方法:(1)抓住描写事物的关键词语,(2)对象+特点(3)形+神 【小结】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练一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题。 白梅 王冕(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①耐寒、坚韧(冰雪林中著此身)②自甘寂寞、清高脱俗(不同桃李混芳尘)③报春、兼善天下(散作乾坤万里春) 五、拓展练习 1、(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宋)苏轼????????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