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 管宇 顾光同 张香云 宋红凤 (浙江农林大学统计系,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本项目基于“最小成本法”的市场假设,利用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数据,结合农林牧渔业分项产值构成进行2次加权平均,得分项和各分行业的生产要素比重;再综合各种因素,小幅调整要素比重,作为诸生产要素的弹性系数。然后按各省市的农林牧渔业分项构成加权得到省市的生产要素弹性系数,这样可方便省市间的比较。 “最小成本法”回归到生产函数和弹性系数的最初始的经济学范畴,因此我们的方法是属于一种相当稳健的方法,克服了基于数据和生产函数模型直接回归优化而带来的不稳健性。由于近20年来农村劳动力人员逐渐下降,直接回归优化极可能造成负的弹性系数,失去经济学意义。 全国农林牧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结果显示,种植业最高达到70%,林业第2已超过50%、大农业接近于50%、畜牧业和渔业都只有20%左右。我国的农业科技如超级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领域完全处于国际领先优势,国家对粮食生产及相关领域政策扶持力度最大。良种研究、推广和科技服务,硕果累累,因此种植业的高科技贡献率应该没问题。林业关乎绿色生态环境,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林木改良的影响更为长效,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相对较高。畜牧饲养的中间物质消耗比重最大,但普通畜牧饲养门槛低;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监管严重欠缺,典型案例如“毒奶粉”、“瘦肉精”、“黄埔江死猪”等,导致规模化饲养优势不明显,基本上都是中小规模饲养。相比之下,种植业、林业的规模效应更显著。渔业与畜牧业非常类似,空间和环境明显制约着水产养殖。 整体上看,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的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及相邻地区,农业生产处于领先位置。尤其是浙江省,农林牧渔业的各项产值和中间消耗年增长率都非常正常,前者在2%—4.06%之间,后者2%—6%;从业人员和播种面积、造林面积、水产养殖面积等几乎不增加或减少;这充分反映了浙江省农业生产已进入良性平稳的发展阶段,显著地走在全国的前列。西部只有陕西一省独秀。 关键词:农林牧渔业;生产函数;弹性系数;资本;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 目录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文献综述 3、索洛余值法 4、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5、基于农产品成本的农业生产要素弹性估算 6、数据 7 运算结果与解读 8 省市农林牧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9 本项目完成的亮点 10、对农村统计数据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004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九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六个部分23条,其中二、三、四部分均与农业科技有关。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测算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1997年1月23日,国家发布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作为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该算方法使用的是“索洛(Solow)余值法”即(C-D生产函数)增长速度方程模型。其中最关键的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的三个产出弹性值来源:“分别在1982年、1986年、1992年和1996年用相同模型估算出四个不同时期的全国农业生产函数的回归方程,各投入变量的回归系数即是产出弹性”,并建议分别取0.55、0.20和0.25(详见朱希刚著《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15年后的今天,是否继续使用这些产出弹性系数?给出新的测算方法包括其中的参数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科技进步贡献研究综述 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机械的改善,技巧的进步,作业上更妥当的分工,无一非改良所致,亦无非不使任何作业所需的劳动量大减。”最早提出了技术改进对生产影响作用,科技进步使制造业取得了递增的收益,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科技进步作用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 1928年美国数学家C.W.Cobb和经济学家P.H.Douglas合作提出[1]在经济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中,劳动和资本最重要,其余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极小,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生产函数称为Cobb—Douglas生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