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2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新平台、新课堂。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毛泽东和写作背景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毛主席照片,你们认识他吗?板书“毛泽东”。先让学生谈谈对毛主席的了解,再课件出示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毛主席不只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书法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板书“七律·到韶山”。 (1)七律简介:七言律诗的简称,共八句,每句七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课件出示教材11页资料,了解韶山。 3、在题目和作者中间板书“一九五九年六月”,这是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镖,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 计算毛主席离开家乡的时间:32年。 4、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首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5、交代学习任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的读诗。 二、读诗,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全诗,生字用红色显示 2、指名读诗,正音正字。学习生字:咒的读音,霸的笔画多,牺是形声字。 3、多种方式读诗:分组读,同桌互读互查,齐读。 三、理解诗意 1、出示注释和自学提示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质疑解答,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思考:毛主席在这首诗中写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注释,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注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 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咒:诅咒、痛恨。   故园:故乡,指韶山。   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戟:古代兵器。青铜制,将戈、矛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这里意喻武器处于劣势,指英勇反抗的民众武装所使用的梭标。   鞭:古代兵器。是一种像鞭子一样的兵器。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 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 霸主:指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   高悬:高高举起。   为有:因为有。   多:增强激励。   敢教:能令、能使。   日月换新天:指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喜看:高兴地看到。   稻菽:泛指农作物。菽,豆类作物的总称.   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遍地英雄: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2、逐句出示诗句,师生共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句: 指名说理解 首联是对32年前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这种情感?(咒) 在这句诗中怎样理解“咒”的意思?(痛恨,哀叹) 哀叹什么?(时间漫长) 在这32年中会发生哪些事让毛主席发出这样的慨叹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