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明园看清王朝的盛衰兴亡-及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pptxVIP

从圆明园看清王朝的盛衰兴亡-及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言:;圆明园简介;圆明园简介;;圆明园的兴建; 圆明园面积最大之时,占地400多公顷。其著名景点最多之时,超过100 处;建筑总面积也有20余万平方米,超过了故宫。在园中,仅皇帝御制的各种牌匾就有1000余块,这也是历代皇家园林中所绝无仅有的。 圆明园代表了 18 世纪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被誉之为“中国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就园林规模之宏阔,风景之富美多彩,文化内涵之丰厚,乃至世界影响之巨大等多方面而言,圆明园都堪称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1743 年 11 月,在京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从北京发出著名的《致达索(M. d’s Assaut Toises)函》,向友人详尽而生动介绍并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称其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该函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引起很大反响。圆明园的美名,从此也渐为欧洲所知晓。;转折;圆明园的毁坏;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1860年8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来,大量精美的圆明园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不计其数。其中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2米高的金塔,通体镶嵌着绿宝石,与故宫珍宝馆金塔相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波士顿美术馆现藏有大量中国绘画。其中有多少圆明园文物,目前尚无记录。 ;大英博物馆 ;;清王朝的繁盛;雍正时期(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而与此对应的,是政治的清明与经济上的富庶。 雍正皇帝勤于政务、生活俭朴。胤禛在位仅仅十三年,显得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政绩很可观,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政治清明,“摊丁入亩”的政策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同时由于用人和理财有方,雍正时期进入了清朝最富庶的阶段,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两之多。无疑这会促进圆明园的扩建。;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 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称圆明三园。对圆明园的进一步调整扩建,正说明了当时国力的鼎盛。 据史料记载,乾隆帝即位后,在政治上改变“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进一步笼络了各方力量,促进了清王朝的统一团结;军事上多次平定西部少数民族贵族叛乱,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但外交上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为大清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康乾盛世” 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在这个时期,圆明园经历了从创建到鼎盛的阶段。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然而这种浩大的工程,必然是出自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国,并且其社会背景必然是和平稳定的,而它如此快速的扩建,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较高的封建经济水平。到此为止,圆明园的形象都是辉煌而自豪的。 ;危机;鸦片走私也成为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祸源。据估计,1681~1827年,“输入中国的银元和银块纯额约7000多万两,合银元约1亿”。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后,扭转了白银的传统流向。1827年起白银开始由入超正式转变为出超。到了30年代,白银外流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30~1831年,白银输出达388万两之多;1833~1834年,输出白银434万余两;最多的是1836~1837年,输出白银高达1345万余两,相当于当年清朝户部平均收入的99%以上。林则徐禁烟前10年,白银输出总数大约在3000万两以上。正是鸦片掠走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才导致了中国银源枯竭,银价上涨,给中国财政经济造成巨大影响。1800年前后,铜钱1000文,可换白银1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1两。银贵钱贱,不仅使清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还深深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 其间的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