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编号:
xx市建设工程施工
招标
投 标 文 件
工程名称: 西部通道后海填海区后海滨路南段市政工程 xx 标段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部分
投标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 工程情况综述
第一章 工程概况简述
1.1工程位置、工程概况及工程规模
1、工程地址:xx市南山区后海填海区。
2、工程概况及规模:后海滨路地处填海区的西侧边缘,呈南北走向,其北侧与后海滨路 立交相接,南侧与规划望海路 T 型相交,沿途与环北路、环南路、创业路、登良路、 东滨路、工业八路、工业七路、招商路、科苑路等大小十几条道路相交。后海滨路 南段1标为东滨路至科苑南路段,全长 1789.8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路幅宽为 60m。 具体位置见下图所示1-1。
图1-1施工区域位置图
1.2工程内容
包括软基处理、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含排洪箱涵)、电力电讯工程、道路照 明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含交通监控)、绿化工程、燃气工程等专业。
1.3 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
1.3.1 地基处理工程
本次设计后海滨路南段地基处理主要采用PHC桩加桩顶联系板、砂石桩复合地基方案,局部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方案。在地铁盾构法施工段,道路全断面地基处理,主要采用砂石桩加固方案;在采用明挖法施工段,地铁开挖基坑范围内不做地基处理,根据地铁的走线在地铁结构两侧道路范围内做地基处理,道路机动车道范围内采用PHC桩处理,桩顶采用钢筋砼联系板,机动车道范围外采用砂石桩加固。盾构与明挖衔接采用旋喷桩加双层土工格栅过渡段带处里。其中:
1、砂石桩设计概况
砂石桩桩径480mm,桩间距1500(1200、1000)m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顶高程(2.0)2.5m,桩底穿过淤泥进入下部土层不小于1.0m控制,采用振动沉管挤密工艺。
砂石桩施工完成后,铺设0.4m厚的碎石垫层,分两层振动碾压密实;上部分层回填碾压土至交工面高程,每层30cm,要求密实度大于93%。
填料:宜选用砾砂、中粗砂、碎石等,少用砂,多用石,石含量60~70%,填料中含泥量不得大于5%,并不得含有大于50mm的颗粒。
2、PHC桩设计概况
地铁明挖段道路机动车道范围内采用PHC桩加桩顶联系板作为过渡带处理。
桩径400mm,A型,桩长约20.0m,桩间距2500mm左右,正方形布置。PHC桩施工时,应参照市政管线,如遇到管线则降低桩顶和联系板标高,将管线置于联系板以上。
桩顶承台尺寸为800×800×800mm,单桩承台,C30砼。
桩顶承台施工完毕后,整平地面,施工联系板,采用C30砼,厚度400mm,每段长约15.0m,节段缝采用2~3cm中密泡沫板隔离。
3、旋喷桩设计概况
旋喷桩桩径600mm,桩间距1200(1500)m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顶高程2.5m,桩底穿过淤泥进入下部土层不小于1.0m控制。
旋喷桩施工完成后,铺设0.4m厚的碎石垫层,分两层振动碾压密实;上部分层回填碾压土至交工面高程,每层30cm。
1.3.2 道路工程
1、设计范围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次设计范围仅包括东滨路至科苑南路段,全长1789.8m。另包括沿线与后海滨路相交的路口(其中东滨、科苑南路口除外)以及为适应交通需求对现状道路进行拓宽改造的部分。本次设计起点坐标为:X=15581.872,Y=102281.858,终点坐标为:X=13805.133,Y=102447.249,路幅宽为60m。
2、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综合管线工程及道路其他附属设施工程。
3、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技术标准名称
内容
1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路
2
道路路幅宽度
60m
3
设计车速
主干道(后海滨路南段)50km/h、次干道4
4
交通量等级
重
5
设计荷载等级
BZZ-100
6
路面结构类型
柔性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7
抗滑技术指标
横向力系数SFC 不小于54,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
4、主要设计项目情况
道路工程主要设计项目设计见表1-2
表1-2 主要项目设计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主要设计项目
内容
1
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路段由东滨路口向南至规划科苑南路口,沿线共与7条道路相交。道路平面由直线段和一处平曲线组成,圆曲线半径为1000m,由于圆曲线位于交叉口范围内,设计车速按0.5折算,因此不设缓和曲线。所有路口均采用平交,新设计道路最小路缘石半径为12m,最大为30m,现状道路改造部分最小路缘石半径为15m。
2
平面交叉口设计
本次设计路段共包括7个平交路口,为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本次设计做了渠化设计,渠化的右转车道宽不小于5m。在9#、15#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