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伦理与儒家哲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倫理與儒家哲學 (初稿) 陳強立 (一) 過去十年,在國際層面上建構全球倫理的呼聲此起彼落。先有孔漢思(Hans Küng)起草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該宣言於一九九三年九月,在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議會上獲得一百二十位不同宗教的代表簽署通過;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亦於一九九七年成立「普遍倫理計劃」,並於一九九七年先後舉辦過兩次全球倫理會議;同年孔漢思起草《人的責任之世界宣言》,該文件由約三十位前國家元首或領袖組成的互動會的首腦人物包括舒密特、弗萊塞與宮澤喜一等政要簽署。 有關詳情可參考劉述先著:〈世界倫理與文化差異〉及〈起草《世界倫理宣言》的波折─第二次世界倫理會議剪影〉,分別載於劉述先著:《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頁15-38及頁39-54。 有關詳情可參考劉述先著:〈世界倫理與文化差異〉及〈起草《世界倫理宣言》的波折─第二次世界倫理會議剪影〉,分別載於劉述先著:《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頁15-38及頁39-54。 「人類在本世紀末,面對著非常的挑戰與開放的處境。科技的進展造成新的機遇,乃是以前無法想像的,甚至構成威脅,要毀滅人生的基礎。全球化的經濟力量為人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在社會與國家之內、之間擴大了貧富的差距。日益增加的全球性的互相依賴造成了日益複雜的跨越邊界的問題,無法以傳統方式提出答案。在工業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中,為人類造出良好服務的觀念制度,價值與實行,如今日益受到質疑。……然而,沒有一個文化可以沒有建立在共同價值與觀念的基礎上之協議來指引管治的工作。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性的價值。……故當前表述之倫理基礎,是建築在其所面對之全球性的問題之普遍性之上。」 參考Yersu Kim, A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Ethics of the 21st century(Paris: Division of Philosophy and Ethic, UNESCO, 1999)。上述譯文引自劉述先著:〈世界倫理建構的探索〉,《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頁186-187。 上述引文簡略地道出了全球倫理運動產生的背景,全球倫理運動之所以產生是和科技及商業活動全球化所衍生的問題有著密切連繫,而推動此一運動的論者認為,該等全球性的問題的解決之道必須建立在全球性的倫理基礎之上。然而問題是,有否可能找到這樣的一個基礎呢?要回答此一問題,我們要先釐清「全球倫理」此一概念。上文所提及的宣言對其所倡議的「全球倫理」有這樣的規定: 「我們所說的全球倫理,是意指對一些有約束力的價值、一些不可取消的標準和個人態度的一種基本共識。」 參考Hans Kung and Helmut Schmidt, eds., A global ethic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ies – Two declarations, (London: SCM Press Ltd, 1998), p.13。 對於上述的規定有幾點是須要提出來討論的。(1)上述規定採取一種筆者稱為「訴諸共識」的進路來建構全球倫理。如此一來,通過此一進路所建構出來的倫理價值和原則的合理性則部分地取決於有關的「基本共識」是否有廣泛的代表性。從此一角度來看,有關宣言所提出的證據並不能滿足上述的有關共識必須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的方法學上的要求。有關宣言斷言世界現存的各個宗教存在著一種最低限度的倫理共識,它可以充作全球倫理的證立的基礎。 同註3,頁9。然而,這樣的一種共識對非宗教人士來說,並不具備充分的合理性。因為,宣言所提及的各個宗教的倫理共識不一定為非宗教人士接受。 事實上孔漢思所提出的全球倫理價值和原則沒有被聯合國接納通過,亦即並沒有被確認為各民族之間的基本共識。這顯示有關全球倫理價值和原則能否成為人類的基本倫理共識是頗有疑問的。不過,宣言的此一紕漏並非不可彌補。它可以採取像約翰?洛爾斯(John Rawls)在其《政治的自由主義》一書的做法,把有關共識的基礎擴展至包括各種非宗教的整全性的信念系統如亞里士多德式或效益主義式的 同註3,頁9。 事實上孔漢思所提出的全球倫理價值和原則沒有被聯合國接納通過,亦即並沒有被確認為各民族之間的基本共識。這顯示有關全球倫理價值和原則能否成為人類的基本倫理共識是頗有疑問的。 參考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12-15 pp.133-172。 (2)但是,即使經過擴充後,能否找到適用的全球倫理價值和原則亦不無疑問。首先,並無先驗的理由斷言有這樣的倫理共識存在。若有,那亦可能是一些內容十分空洞、沒有具體指導作內容的倫理原則。 參考劉述先著:〈世界倫理與文化差異〉,頁19-20。固然,我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