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1
PAGE 10
战国楚简否定副词“弗”、“不”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考察了战国楚简中“不”与“弗”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二者在语法功能上相近,只是在语用上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楚简,不,弗,语用
对否定副词“弗”、“不”的研究,自汉代(何休)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但目前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我们主要结合战国楚简语料考察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丁声树先生(1935)通过对古汉语否定词“弗”和“不”的考察,指出二者的关系是:“弗”字只用在省去宾语的外动词或省去宾语的介词之上;内动词、带有宾语的外动词、带有宾语的介词,上面只用“不”字而不用“弗”字;状词(形容词副词)之上也只用“不”而不用“弗”字[1]。由这种情形看起来,“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的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
对此,许多学者表示赞同,美国学者Boodberg先生更进一步断定“弗”乃“不之”的合音。而黄景欣[2]、张建贵[3]、何乐士[4]诸先生则针对推论的基点提出疑问,假如“代词性的宾语”和合音之说果真成立,理论上,“弗”后动词带宾语“之”的句式应该不会出现,但从语言事实来看并不尽然。
现在我们就通过当前已公开发表的战国楚简材料来验证“弗”是否等于“不之”。所考察的楚简材料主要有:信阳长台关楚简、包山楚简、江陵望山楚简、九店楚简、郭店楚简、新蔡葛陵楚简、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二)、(三)、(四)。
据统计,“弗+动词+之”格式在以上楚简材料中共出现了5次,即:
(1)唯(雖)厚丌(其)命,民弗從之矣。(《郭店·成之聞之》[5]5)
(2)求丌(其)心又(有)爲(僞)也,弗得之壴(矣)。(《郭店·性自命出》[5]37)
(3)能(一)与(與)之齊,終身弗改之壴(矣)。(《郭店·六德》[5]19)
(4)人隹(雖)曰不利,吾弗信之矣。(《上博一·緇衣》[6]23)
(5)心又(有)爲(僞)也,弗得之矣。(《上博一·性情论》[6]32)
以上就很难以解释“弗=不之”的现象。“弗+动词+宾”共17例,约占16%,这也说明“弗”字不仅只用在省去宾语的外动词或省去宾语的介词之上。“弗+形”亦有12例,约占11%。如此看来,丁先生的观点便很难成立了。至少在战国中晚期,“弗”不等于“不之”。
传世文献中“不+动词+之”连用亦少见,且多为否定宾语前置句。如:
(1)《商君書·更法》:“孝公曰:‘ 善。吾聞窮巷多怪,曲學多辨。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樂,賢者憂焉。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
(2)《呂氏春秋·離俗》:“其視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其視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之賴。”
“弗”和“不”的关系,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丁声树(1935)、何乐士(1994)诸先生认为二者作为否定副词时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黄景欣先生(1958)则认为:“在秦汉以前的古籍中,在作为否定副词方面,‘弗’和‘不’的用法是一致的,并没有什么区别。[2]”而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观点是在秦汉以前,“弗”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说来,“弗”字后面的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却不带宾语。仲叔先生(1983)通过对《论语》、《孟子》、《老子》、《韩非子》中“弗”的用法,认为“弗”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来修饰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7]。何乐士先生(1994)统计了先秦至汉的35部传世文献和9种出土文献,“弗”共使用2858例,用在省去宾语的及物动词前面约占85%。春秋战国时期,“弗”和“不”在语法功能方面有不同用法:“弗”主要用来否定及物动词,动词虽然可以带宾语,但以不带宾语为常[4]。
我们统计了战国楚简中“弗”修饰动词的用例,共有94例,如果除去修饰“助动词+动词”的4例,还有90例。其中,“弗”修饰及物动词后接宾语的有12例,约占13%。同时,我们又考察了“不”修饰动词的用例,共543例,其中接宾语的262例,约占48%。如果仅仅从接宾语的情况来看,二者确实存在一定差异。
邓佩玲先生(2003)指出郭店楚简《老子》中“不”、“弗”在语法功能上的分工是,在宾语被省略的情况下,如果及物动词前有助动词“可”,否定词通常会用“不”;相反地,如果及物动词前没有助动词,则多以“弗”来当否定词[8]。战国楚简中“不可/不可以”(104)、“不敢”(10)、“不能”(28)、“不足”(21)共153例。在省略宾语情况下,“不可/不可以”有46例用在及物动词前;“不能”有8例用在及物动词前;“不足”有4例用在及物动词前;而“不敢”有1例用在及物动词前。也就是说,“不”在省略宾语情况下,及物动词前有助动词的共59例。而“弗”在省略宾语情况下,用在及物动词前的有41例,用在助动词前有11例。虽然绝对数量上“不”用在及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