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1王林亳州职业技术学院.doc

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1王林亳州职业技术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7日。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7日。 作者简介:王林(1983— ),男,安徽枞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用英语》(项目编号:2015gxk117);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研项目: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路径研究---以亳州市为例(项目编号:2017bzjyxm29)。 王林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与世界各国的进一步交流,英语在中国的地位越发重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西文化导入的失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缺乏本土文化知识、教师缺乏本土文化意识、课堂缺少本土文化内容,这些都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本土文化缺失的内外因,并探讨如何改进这种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项产业。随着英语教育的发展,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课题。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曾经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二者是不可以割裂开来讨论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语言是一种传播符号,文化需要通过语言手段得以表达、传播、传承。另一方面,文化制约并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脉络,了解了文化人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涵。因此,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跨文化交流。美国的 Robert Lado 在1957年就提出了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学。②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些实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测试学习者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学习者对于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差。③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单纯地集中在单方面的文化输入,很少涉及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和学习,由此造成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本土文化失语的尴尬现象,使得本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黯然失色。如何改进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本土文化缺失现象,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的表现 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英美文化,忽视本土文化。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近些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得分反而不高。比如关于丝绸之路、中秋节等文化方面的翻译,有些学生表示无从下手,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背后典故等知识的英语表达差强人意。这种本土文化失语症更表现在学生们可以轻易并准确说出英美词汇,但对于中国本土的一些习以为常的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比如圣诞节,大家可以轻易说出它的英文 Christmas Day,但清明节翻译成Tomb-Sweeping Day却鲜少有人知道。同理大多数学生知道三明治翻译成sandwiches,但馒头翻译成steamed bread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甚至发生过不知道孟子的翻译是Mencius,而把Mencius翻译成“门修斯”。④除了这些日常表达中存在的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体现在教材、教师、课堂等多个方面。 (一)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的缺失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对《新航标职业英语》教材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在第一、二册课本中,共32篇文章,其中共有14篇文章主要介绍西方文化,比如介绍西方名人比尔?盖茨等,或者介绍西方的相关事物,如美国交通、媒体等等。介绍英美文化的文章占比高达43.75%,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并重视西方文化,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这2册课文中,仅仅只有1篇涉及中国本土文化,其所占的比例只有3.12%。由此可见,在英语教材方面中国文化的缺失。不仅仅是《新航标职业英语》这套教材,其他教材也存在同样的现状。范春霞对一些大学英语教材做过统计,如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4册中课文总数96,但涉及本土文化内容的只有4篇,约占总数的4.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中课文总数64,其中关于本土文化的只有1篇,占比1.56%;新世纪大学英语1-4册中课文总数64,涉及本土文化的只有1篇,占比1.56%。这些课文中对本土文化知识基本是零星带过,不做具体分析。这种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平衡本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关系。 (二)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 大学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也是中国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症的一个表现。当前一些大学教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追捧英美文化,自身的本土文化意识反而比较淡漠,所以秉持只有了解英美文化才能学好英语的观点,只注重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