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偏磨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 2012年共实施各类防偏磨优化措施286口井/708井次,实施井平均检泵周期阶段延长47天,减少躺井36口,减少管杆损耗更换5660根。 措施内容 细分类 工作量(井次) 延长检泵周期(天) 备注 设计优化研究 三维井眼轨迹模拟 506 45.6 综合优化 杆柱加重 尾管加重 井筒配套研究 各型扶正器试验 3 待对比 双向接箍/增强型注塑块/内通式扶正器/管扶 107 45.2 6963只/5321根 φ30mm专用加重杆 39 50.1 126根 防偏磨抽油泵 6 65.2 井口配套 抽油杆防偏磨装置 7 待对比 双速电机 40 46.2 合计 708 47.0 (一)完成工作量 (二)典型井例 1、直井降低磨损设计井例 工作制度:φ38mm*4.8m*5.5 min-1*1890m 产 状:16.2t/0.9t/94.2%/1520m;最大井斜5.3°,最大狗腿度3.1°/30m。 发现下部1-6根φ19mm抽油杆偏磨严重,平均免修期285天,前期φ22mm×216m抽油杆作为加重杆。 措施后该井目前免修期已经达到482天。 考虑到中和点偏高,2011年6月检泵作业调整加重措施,将加重调整为φ30mm×160m加重杆。 该井属于直井偏磨,根据计算及现场对比,中和点在泵上257m位置,通过提高加重量,将中和点降低到155米位置(加重杆范围内)。 井例一:胡新7-267井杆柱加重设计优化 该井为最大井斜8.26°/2366m,最大狗腿度3.73°/30m/2185m,该井供液能力较差(产状:6.6t/3.2t/51.5%),下泵深度大(φ38mm*2103m),含水较低,生产过程表现为载荷差大,功图肥胖,该井原井采用φ22mm抽油杆232米注塑杆作为加重杆,但事实表明该井下行弯曲载荷过大(计算弯曲载荷8.9kN),导致加重杆以及部分φ19mm抽油杆偏磨。偏磨井段达373米免修期175d。 为了克服下行杆柱受压弯曲问题,对该井配套了防偏磨抽油泵。设计泵深1950米,实施后该井在相同生产参数下,抽油机下冲程载荷增加10.4kN,上、下冲程载荷差减小18.6 kN,杆柱受力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目前该井有效期321天,延长了146天。 井例二:胡39-13井防偏磨泵应用 H39-13井应用防偏磨泵前后生产参数对比 类别 工作制度 产状 载荷(上/下),kN 电流(上/下),A 配套前 38*4.8*3.5*2103 6.6t/3.2t/51.5% 102.8/37.8 33/28 配套后 38*4.8*3.5*1950 6.9/3.3/52.2% 94.5/48.2 27/24 对比 -8.3/+10.4 6/4 抽油机下冲程载荷增加10.4kN,上、下冲程载荷差减小18.6 kN 防偏磨泵应用井例:H39-13 ◆油管偏磨情况 井深1970--2038m油管接箍严重偏磨,侧磨4-5mm; 井深1675--1606m油管接箍偏磨,侧磨2mm; 井深1485-1510m油管接箍偏磨,侧磨,2-3mm。 ◆抽油杆偏磨情况 井深1472—1528m抽油杆接箍偏磨严重; 井深1992-2190mΦ22mm加重 、19mm 抽油杆严重偏磨,个别呈三棱状。 2012.2.28检泵,免修期201天。最大井斜23.3°/1933.6 防偏磨优化设计井例:H39-16斜井综合配套 2、斜井降低磨损设计井例 H39-16井 该井弯曲位置分别在1494m(增斜)、2019m(降斜)处,全角变化率5.6°/30m、4.3°/30m,从井斜和方位角分析,井眼有一定的扭曲。 第一步:绘制井眼轨迹图,了解井眼空间变化 偏磨严重主要受井眼轨迹及应力中和点两个因素影响所致,一是井筒在1494m、2019m两处有明显狗腿度变化,空间上有一定的扭曲度。二是根据杆柱受力分析计算,应力中和点在1750m。从作业现场偏磨情况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 H39-16井 第二步:加重杆及扶正设计 H39块原油粘度较大,采用φ30专用加重杆,设计长度180米。 采用φ30专用加重杆。比原井(φ22抽油杆232米),底部加重同比增加325kg;中和点降低60米,抗弯曲载荷增加; 第四步:井筒配套 根据计算公式设计尾管长度210米 泵上180-480米试验安装耐温性能较好、阻力小的增强型扶正器,每根加装2-3个扶正块,1464—1536m配套常规注塑杆。油管防偏磨上在1970—2050m、1490-1520m井段安装油管扶正器11只。由于该井具有泵深大、偏磨、油稠等特点,为该井配套了加长柱塞抽油泵,保证拉杆及凡尔罩强度。 第三步:尾管设计 H39-16井 第五步:冲次及地面配套设计 总体设计结果:底部加重同比增加23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