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原建筑室内供氧方式及供氧量分析
1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 张争争 魏兵 郭真真 杨静洁
摘要:当前弥散式供氧方式已成为高原地区建筑室内供氧的首选方式。本文基于高原地
区的气候特点,对不同供氧方式、供氧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人体呼吸的需
氧量、建筑气密性导致的从门窗缝隙和频繁开闭造成的氧气泄漏量等,给出了高原地区建筑
室内设计供氧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原建筑 弥散供氧 建筑气密性 设计供氧量
0 引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区域,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力低、空气含
氧量低、昼夜温差大且大气干燥湿度低[1-3] 。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形成
特殊的室内环境品质,使人们产生不舒适感,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4] ,其中由高
原低气压引起的低氧分压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人体吸入的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
会导致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查瑞波等对一个从内地进藏的旅游团进行了有关高
原反应症状的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发现,在海拔为2500m~2800m 时,急性高原反应概率
只有1.1%~6.2% ,但是当海拔达到4400m~4800m 时,急性高原反应概率高达
77%~100%[5] 。国外学者对低氧对人体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原低压低氧对人体认知
功能和睡眠都有重要影响[6-8] 。尽管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对缺氧的耐受力比平原地区的
人要强,但是人脑功能也会受到明显损害,如感知困难、记忆力差等。解决高原室内的供
氧问题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供氧方式的确定和供氧量的准确
计算是实现高原室内供氧的重要前提。本文对高原建筑供氧方式选择、供氧量计算及其影
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高原建筑室内供氧方式
高原供氧措施包括传统供氧装置钢制氧气瓶、氧气枕、富氧室、液态氧、高压氧、压
缩空气增氧、呼气末正压呼吸装置、化学制氧、制氧机等[9] 。但是如钢制氧气瓶、氧气
枕、压缩空气增氧和呼气末正压呼吸装置都是给个体供氧,富氧室则是通过提高环境的氧
分压来改善人体的呼吸。张西洲等人利用现有房屋供氧,分别在海拔5380m 和3700m 处
进行富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5380m 和3700m 分别将室内氧浓度提高3%和6%,经
12h 富氧,对机体缺氧现象的改善可维持到脱离富氧后4h[9] 。对既有建筑来说,将其改造
成一个富氧室,通过提高环境氧分压来改善人的呼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空气氧分压取决
于大气压力和空气含氧量,所以可以通过提高大气压力或空气含氧量来提高氧分压,创造
富氧环境通常有弥散供氧、增压增氧和联合供氧等三种方法。
增压增氧实际上不需要专用氧源,是依靠增压风机或增压器在耐压强度大、气密性好
的空间中全面提高室内气压的一种环境供氧方式。增压增氧是目前民用飞机上普遍采用的
1 张争争,女,1993 年4 月生,在读硕士研究生
071003 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 号华北电力大学62 信箱
(0)
E-mail:2474941141@
供氧方式。增压增氧可使人吸入的空气更接近平原水平,从人体生理适应性和防火安全性
上考虑,这是最为理想的供氧方法[10] 。但是增压增氧对建筑物的气密性要求非常高,一般
建筑物很难达到。
联合供氧是弥散供氧和增压增氧结合的方式,即提高室内大气压力又提供一定量的富
氧空气。联合供氧可以减小室内外压差和减少单纯弥散供氧所需的供氧量。但是联合供氧
需要制氧系统和增压风机,两套设备会提高初投资,除此之外联合供氧还要考虑供氧量与
增压量的组合问题。
弥散供氧是通过向房间内持续供给氧气,来提高建筑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使人处在一
个富氧环境中,保持人体吸入空气的良好氧分压,从而达到改善人体呼吸内环境的目的。
在弥散供氧环境中,人可以连续24 小时不间断吸氧,解除了传统背负式、定点式吸氧的各
种束缚,弥散供氧正在成为高原地区室内供氧的首选方式。
2 富氧室供氧标准
室内开始供氧后,要求室内的氧气浓度始终保持满足人体呼吸但又不至于引起火灾的
必要氧分压。
对于弥散供氧的供氧标准,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施
红生等对青藏铁路客车的富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铁路客车在不同海拔高度供氧的基
本标准和舒适标准[11] ;唐志新等认为在海拔2000m 以下的地区,18%的最低氧气浓度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易燃易爆品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doc
- 正荣集团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细则(二)(2012年3月修订版表格2003.doc
- 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制度.doc
- 资阳PPP项目经理部安全技术交底制度.docx
- 资阳PPP项目经理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x
- 【建筑专业】97S501-2双层井盖.pdf
- 1_5800274_苏J02-2003 地下工程防水做法.pdf
- 3-万达广场定额设计技术标准(第三册 设备专业).pdf
- 005-太阳能供暖蓄热墙体数值模拟研究.pdf
- 5.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
- 2025年湖北省枣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最新.docx
- 2025年山西省霍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新版.docx
- 青海省德令哈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汇编.docx
- 福建省漳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答案1套.docx
- 山东省诸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完整版.docx
- 2025年山西省霍州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整版.docx
- 2025年湖北省广水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新版.docx
- 2025年河南省项城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辽宁省开原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1套.docx
- 辽宁省新民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