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我眼中的中国哲学智慧——以道为视角)
PAGE
PAGE 1
我眼中的中国哲学——以道为视角
【摘要:】
中国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大发展也极具意义。以创世人老子所主张的“道”为起点,从人的自身发展、人与人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来看待中国哲学文化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哲学 道 发展 社会 指导意义
中国哲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哲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中国哲学之父是老子,他写了著名的《道德经》,主张“道”和“无为而治”,这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兼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老子文化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吸桶,唾手可得”。英国的李约瑟也说:“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烂掉了根的大树”。
在中国哲学中,所谓的“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如果读了《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的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中的“道”是老子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①老子:《道德经》,凤凰出版社及2001年版,第四十四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这句话的问你爱不爱“名”,你好不好“财”?你对生命如何珍视?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试问在社会上,有谁不会为了名和财费劲自己的所有力气的?有的人甚至会不顾自己的身体,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自己想要的名和利。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分论坛透露,中国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过劳死”现象,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殷大奎在该论坛上做了题为“发展中国家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的主题报告。他说,目前,在中国与生活方式等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逐步上升,比如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的患病率比十年前几乎翻了几倍。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专家和教授,平均年龄仅为53.3岁。②代小琳:《5年内北大、中科院135位教授英年早逝》,载《北京晨报》2005-11-17(B)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我认为都应该是以身体健康为第一,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些都是知识分子,为何不明白“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道理呢?老子的“道”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想要个人得到好的发展,当然不可能是以名和利为先,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智慧永远是有智慧的。
从人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中的“道”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③老子:《道德经》,凤凰出版社及2001年版,第四十九章。
老子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在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中国很多商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制造出很多是食品问题,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上海色素馒头事件、漂白大米事件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商家们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诚信相待,他们应该把人们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而非自己的利益。商家们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以损害他们生命安全为代价来获取金钱,使自己发财。中国哲学家老子主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