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问诊许珍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问经带 (一)问月经 正常月经: 初潮 —— 14岁左右 周期 —— 28天左右 经期 —— 3 - 5天 经量 —— 50 -100 ml 经色 —— 色红无块 1、月经不调:月经周期及量、色、质发生异常改变 (1)、月经先期 (2)、月经后期 (3)月经先后不定期 原因 热证——色深红,质稠,量多 表现:周期常延后7天以上,且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原因 表现:周期常提前7天以上,且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气虚——色淡红,质稀,量多 血瘀——色紫黯有块,量少 血虚——色淡红,质稀,量少 表现:月经超前或延后7天以上 原因 气滞——经色紫红,有块,量少 血瘀——色紫,有块,量多或少 虚证——色淡红,质稀,量少 2、痛经 3、闭经 4、崩漏 原因 实证——经前小腹胀痛,行经后痛减者 表现: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应来而未来,或曾行经,但又非妊娠 、哺乳、绝经等影响而终止6个月以上者 原因 表现:经期前后,或经行期间阵发性下腹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 伴随月经呈周期性发作。 虚证——经后小腹隐痛,兼腰部酸痛者 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寒证——行经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者 表现:非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 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止者 原因 崩——来势急,出血量多 热证或血瘀——色深红,有块 冲任损伤或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色淡红无块 虚证——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气血两虚 漏——来势缓,出血量少 (二)问带下 1、正常白带:少量白色粘液,滋润作用 2、带下病:分泌过多,连绵如带 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无臭味——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带下色黄量多,质粘稠且臭秽——湿热下注 带下色红粘稠,或赤白相兼,微臭——肝经郁热 绝经后见赤带,且淋漓不断——及早做专科检查 八、问小儿 (二) 预防接种、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 帮助小儿建立后天免疫机能 传染病史 终身免疫 传染病因 (一) 出生前后情况: 【重点】 询问母亲健康、妊娠、分娩情况 【概念】 五迟:小儿发育迟缓的五种现象。 立、行、发、齿、语 五软:小儿发育不良的五种体征。 头、项、手足、肌肉、口 (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 外感六淫之邪 脾胃功能失调 容易惊吓 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来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 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1、恶寒发热:病人在恶寒的同时,出现发热(体温 升高),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兼症 病机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 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 微汗出、面红、咽喉肿痛、脉浮数等 表热证 发热轻而恶风 自汗、脉浮缓等 表虚证 (四)问寒热的内容 2、但寒不热:患者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见 于里寒证。 新病恶寒 外感病初期 寒邪直中脏腑 阳气郁遏 机体失于温煦 久病畏寒 阳气虚衰 素体虚弱 久病伤阳 3、但热不寒 :病人只感发热,不觉怕冷,甚或 反恶热者。多属阳盛或阴虚所致里热证。 但热不寒 壮热—身发高热,持续不退,甚至不 恶寒,反恶热者 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 汐之有定时者 微热—热势不高,或仅自觉发热,体 温不高 3、但热不寒—壮热 伤寒病的阳明证 风寒表邪入里化热 外感温热病的气分阶段 风热内传,邪正相搏 正盛邪实,邪正剧争, 里热亢盛,蒸达于外 壮热 3、但热不寒—潮热 阳明潮热 湿温潮热 阴虚潮热 热势较高,常于日晡之时(即申时,为下午3~5时)明显 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不觉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尤甚 午后或入夜低热,自觉其热自骨内向外蒸发 阳明腑实证, 邪热入里,与 胃肠糟粕互结 湿遏热伏, 热在湿中。 难以透达 阴液亏虚, 阴不制阳 虚热内生 4、但热不寒—微热 特点 兼证 病机 气虚发热 长期微热,烦劳则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脉虚 脾虚气陷,清阳不升,久郁而发热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