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36天我们接你回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doc

鏖战36天我们接你回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鏖战36天 我们接你回家 ——“12·25”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救援纪实 文/图 赵原 王宝证 王开心 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平邑县万庄石膏矿区玉荣石膏矿发生坍塌,有29名作业人员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淮南矿业集团接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救援指令,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前往救援,由此拉开一场长达36天的生命大接力。 当晚9时,淮南矿业集团首批支援玉荣石膏矿矿难救援的队伍集结完毕,急速行驶了近600 km,在26日凌晨5时到达玉荣石膏矿救援现场。 同时,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处一工区副主任张德福接到勘探处调度电话,紧急抽调22名职工,调集大型装备和保障物资。12月26日下午15时30分,队伍整装出发,27日凌晨2时抵达救援指定位置。 淮矿现代物流公司主要担负着淮南矿区物资配送的任务。在12月26日上午接到调度指令后,紧急安排所属仓储配货联运分公司按照勘探处设备选型、数量,调配车辆和物资,耗时不过3 h。 “不可能”的打钻 勘探处虽有着多次煤矿重大事故的抢险经历,但参与石膏矿救援还是第一次。事发矿区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从地表至井下巷道顶板的直线距离220 m,包含有表土层、灰岩层、砂岩层和石膏层四个地层。除了表土层外,其他三个地层中均夹杂石灰岩,还有两个含水层,钻头极易被卡住。此外,大面积坍塌发生后地层极不稳定,井筒持续塌方,不断有水、泥浆、砂石等涌出,给钻孔成井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般来说,打通井下救援通道是最常用的救出被困人员的方式,但很快该方案被现实击打得粉碎。井下巷道坍塌严重,冒落的石块有的重达十几吨甚至几十吨,救援人员强行打通、修复支护的巷道遭到反复破坏,掘进极其缓慢。加之井下坍塌仍在接二连三发生,淤泥和积水位置节节攀升,救援队员自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1月3日,井下巷道多处出现垮落,附近地面形成直径15 m、深11 m的塌陷坑。为防止井下再次发生大面积冒落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救援指挥部不得不命令井下救援人员全部撤出,井下救援工作被迫中止。 原本并非首选的大口径钻机打孔救援方案,成为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只许成功!“当时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尤其是指挥部通知我们,5号孔已经是唯一的救生通道的时候。” 勘探处一工区党支部书记李友俊回忆道。 2016年1月1日,勘探处一工区施工3号孔的第一天,松软石膏层就给队员们来了个下马威:尽管大口径救生钻机的潜孔锤不停地旋转“捶击”着地层,可第一天施工,只进了十几米,不及正常施工进度的1/3。原来,潜孔锤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在硬岩中钻进,遇着软岩层就像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有劲使不上。 由于3号孔施工中巨大的冲击震动,也在威胁着2号孔生命通道的安全。指挥部权衡后决定停止施工3号孔,挪移孔位至5号孔,仍交由淮南矿业救援队施工。 临危授命,勘探处副处长丁同福清楚知道其中的责任。可提高在松软地层条件下的钻进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难题。 “能否上旋挖钻机试试看。”前来支援的德国宝峨公司专家给出了建议。旋挖钻机是一种专门对付松软地层等复杂条件的上佳装备,重达56 t,最大直径可达3 m。有了旋挖钻机做开路先锋,施工迅速进展至54 m。这也极大地增添了勘探处职工继续作业的信心。 自54 m向下,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勘探处果断将旋挖钻机更换为RB—T90大口径救生钻机。别看这一小小工序上的变化,需要极大自我挑战的勇气。因为勘探处职工接受该装备的培训不过10多天,实训时也仅打过直径为311 mm、85 m深的试验孔。 队员们一边施工一边分析钻进参数,并根据钻压、转速、风量调整钻进,稳步推进,结果施工钻进速度大幅提高,每小时达到了4~5 m。 1月8日晚上8时30分,孔深至170.1 m处需起钻。尽管拉力增加到正常的10倍,孔内钻具却纹丝不动。 “垮孔了!”丁同福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钻头被牢牢卡死在钻孔内。直径711 mm的潜孔锤钻头深陷地下170 m,而且被深埋了整整20 m的钻屑。 “处理钻渣特别困难,好多次眼看就要处理好了,但是一接班又回到原点,还要重新再进行清理。”想起当时的艰辛,勘探处一工区工程师文东明深有感触。 1月23日,钻孔施工终于到达216.05 m,离打通的巷道近在咫尺了。然而,威胁再次降临。在起钻后孔壁再次坍塌,202~209 m段被堵实。 “不能再让垮孔的现象重演了。”丁同福思考再三,提出向下再打10 m,作为沉淀池,万一垮孔,掉落的岩石只会掉进沉淀池内,同时再下一路套管,屏蔽垮孔段。 最终成孔的5号孔仅偏离巷道0.8 m,完全控制在施工误差范围之内。 “复杂的地层,残酷的环境,复杂的孔内事故,非常规操作处理,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将钻孔打成功,非常了不起!”德国专家向丁同福竖起了大拇指。 1月27日,井下被困矿工终于打通与5号救生钻孔的连接通道。救援人员通过钻孔在地面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