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谢冉 作者简介:谢冉(1977—
作者简介:谢冉(1977—),女,河南南阳人,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Email:xr806@
(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通过对“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两观念的分析发现,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内在逻辑都在于基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借鉴和创新。因此,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和制度的借鉴和学习,要强调其与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在“普世化”的西方高等教育模式中注入中国文化的特色而把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成为对外具有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对内具有足够的满足力和凝聚力的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词:文化;高等教育强国;竞争力;吸引力;满足力;凝聚力
Construction powerful high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immanent logic of the rising of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higher education is based on its ow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power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the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idea, modes and system, we should also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ss the combin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injection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universal of the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model ,we can make our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in highly competitive and attractive outside ,satisfaction and cohesion inside.
Key words: culture; power higher education; competitive; attractive; satisfaction; cohesion.
自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后,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行了论述。论述的主题也经历了从“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到“文化传承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历程,研究历程的推进体现了高等教育界人士对“高等教育强国”认识的全面和纵深发展。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认识高等教育强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历程中的一个突破。实际上,对历史上高等教育强国崛起的原因追本溯源,其内在逻辑往往呈现为基于本国文化的借鉴与创新过程。
一、高等教育强国的外在表征
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外在标准是什么?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思想的全面协调发展;[1]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强国即有若干所具有科学的理念、合理的结构与规模、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一流师资与吸引力的世界著名大学;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创新进而提升国家的创新力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学在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2]有学者从微观角度指出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义是人才的大规模和高质量。[3]还有的学者强调:所谓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增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和知识创新,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4]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外在表征可以从内外两个维度进行论述:
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白哲特认为一切伟大的民族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理】河流与湖泊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优秀获奖课件.ppt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协作学习评价与反馈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检查员从业资格考核全国统考试题.pdf VIP
- 石油小知识.ppt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pdf VIP
- 中考英语篇完型填空练习(附答案).pdf VIP
- 水浒传-林冲(共47张课件).pptx VIP
- 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