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能预览其他用户文档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 思考题:文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文化,文化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开,并受到这一空间环境所规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什么是地理环境? 包括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地文的,生物的等等条件。作为生态基石的地理环境可约略分为两大部类, 其一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其他有机物质,是人类生活的 有机环境; 其二为生态系统的气候、土壤、无机物质、地形、纬度、海 拔高度等,是人类生活的无机环境。 无机环境就广义而言,还应该包括地质环境(地区整个岩石圈)和星际环境(宇宙条件)。这两大部类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石,创造文化的自然前提。 2、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智力决定论 企图将地理逐出历史,把自然逐出社会,将文化单纯归结为人类治理精神的产物,进而归结为天才头脑的创造,从而陷入唯意志论。 代表言论:人定胜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地理唯物论 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方向,这种观点的极端形态,便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代表言论: 《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 反对观点:“若谓地理能支配历史,则五百年前之美洲,地形气候,皆非有大异于今日,而声明文物,判若天渊,此何以称焉?——梁启超《地理及年代),《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七》 3、正确观点: 一方面正视地理因素对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心理)具有强大的选择功能,使人类可以在同一自然环境下创造不同文化。自然是相对固定的,人文是相对无定的,但无定的人文因素并不能天马行空地纵横驰骋,而必须以相对固定的自然因素为物质基础,把握自然因素的可能性,去创造文化的现实性。 二、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1、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上埃及:尼罗河河谷 埃及 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共计不到4万平方公里 两河上游扇形山麓 两河下游河谷 巴比伦 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黎巴嫩、滨海地区 不到几万平方公里 哈拉巴和莫恒达罗周围 印度文化 德干高原 恒河流域 不到十几万平方公里 希腊文明: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滨海小平原,面积狭小 中华文明 包括黄河流域(半坡文化、裴里岗文化、大汶口文化、殷 墟) 长江流域(河姆渡 马家滨) 珠江流域(广东马坝人) 辽河流域(红山文化) 《吕氏春秋》: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中华民族着力开发的地区,约达300万平方公里。 2、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3、对外相对隔绝 北方——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 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 东方——太平洋 西南——高原壁立西北——沙漠、盐原、雪山纵横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从地图上看来,这一大片地方很像是“自然”有意在地球上发生大文明的几处地域之间,造了这样一座壁垒,隔断了他们在文化方面彼此的交流。因为在这片地方以内,自东到西径长1500英里,自南到北也在500英里以上,而生物可以居住的只严格的限于几线沙漠田,这些沙漠田除去些许地方以外,比较又都是很小的地方。此外就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了。这些沙漠无论是散布在高峻的山脉之上,或是位于山麓挟带冰川,穷荒不毛以及流沙推动的平原上,几乎是任到何处,滴水全无。 ——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三、影响 1、多样性 2、延续性 3、独特性 4、自我中心主义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