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机场应用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FID在机场应用研究 工程概述 通过研究RFID技术在国内外其他行业及机场的应用,为RFID技术在青岛新机场行李自助托运、行李分拣与追踪、道口车辆管理、停车场管理、场内车辆监控指挥调度、货物托运与追踪、固定资产管理、仓库管理、商贸管理和旅客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场货运和客运吞吐量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人们对机场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生产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旅客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随着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在汽车工业、智能建筑业、制药工业、化学工业、农业生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环境监测、旅游业和保险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大型机场陆续运用RFID技术来解决机场行李自助托运、行李分拣与追踪、道口车辆管理、停车场管理、场内车辆监控指挥调度、货物托运与追踪、固定资产管理、仓库管理、商贸管理和旅客服务等问题,以提升机场的生产运营和服务效率。因此研究RFID在机场的应用,基于RFID构建机场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对提升机场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打造智能机场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现状 RFID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 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且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它比其他技术识别更加准确,识别距离更为灵活,受环境影响小,保密性强凭借自身的优势,RFID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RFID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扫描 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 RFID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可重复使用 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MegaBytes。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安全性 由于 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RFID分类 RFID读写器发送射频信号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按照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可以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系统。低频系统作用距离短,成本低;高频系统识别距离长,读写数据速率高;超高频和微波系统可实现多重标签识别,性能最突出。 依据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RFID系统还可以分为全双工和半双工系统以及时序系统;RFID的标签也分为有源和无源2种,不同的RFID系统决定了其应用场合不同因此,在进行方案选型的时候,机场需要针对自身的使用环境,选择最适当的系统方案,防止投资的浪费。目前正在推行的是超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实现。 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cm~20cm。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