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总复习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叠氮化钠修正法 消除亚硝酸干扰 2NaN3+H2SO4 = 2HN3+Na2SO4 HN3+HNO2 = N2O+N2+H2O 修正碘量法(DO) *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可分解有机物 好氧 微生物 O2 Oa CO2+H2O+…+能 合成 新的 细胞质 CO2+H2O+…+能 Ob 残渣(有机物) * 可降解有机物好氧分解分为两个阶段: 含碳有机物好氧分解 CO2、H2O、NH3等, 碳化阶段 含氮有机物好氧分解 NO2ˉ、NO3ˉ、NH3/NH4+等 硝化阶段 测定水样BOD5时硝化反应在5日内启动,如何处理?如图中K * 水样BOD5的计算: 分析所需试剂及其作用?(测DO) 已知COD,如何确定稀释倍数?(B/C) 主要分析步骤?(三个稀释比、接种、驯化?) 结果判断依据?(空白、DO消耗量剩余量、耗氧率) 实验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重要性? * TOC的测定: 测试方法: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Combustion oxidation 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 HJ 501-2009 代替GB 13193-91和HJ/T 71-2001 2009-12-01实施) * 有机物综合测试方法比较 TOC、CODCr、BOD5之间的比较:异同? 标准物质与溶液配置:COD、TOC、BOD5? 有机物(TOC)的标准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试剂) 无机物(IC)的标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 * 水中含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即: 水中各种形式氮的转化进程 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 凯氏氮+硝态氮 水中含氮化合物 环境意义: 各阶段理解? * 有毒有害化合物 有毒有害金属化合物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根据呈气态的原子对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具有吸收作用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灵敏线:? 测量线:? 谱线存在:定性、定量 谱线不存在:? * 火焰型原子吸收仪器结构 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方法原理 N2或空气 还 原 瓶 分 子 筛 吸收池 汞灯 光电倍增 放大器 指示表 记录仪 流量计 脱汞阱 抽气泵 253.7nm 样品的保存、预处理及分析过程的特殊性:? * 氰化物是分子结构中含有氰基(CN)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包括无机氰和有机腈。 无机氰化物 简单氰化物 络合氰化物 有毒有害非金属化合物 氰化物 * 总氰化物:各种形式(?)的氰化物转变为简单氰化物的形式测定其总量。 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控制不同的pH值和络合剂条件,进行加热蒸馏,即可分别测定以简单氰化物为主的易释放氰化物和总氰化物。 氰化物测定: 氰化物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 滴定法 * 土壤污染监测 基本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样品的制备与保存方法 土壤样品理化指标分析:水分测定、金属含量分析、有机物提取。 * 土壤样品多元酸消解时,需要特别注意: 测定Hg含量时,应采用低温消解法,即HNO3-KMnO4或HNO3-H2SO4-KMnO4; 多元素全量测定时,建议采用混合酸消解体系,如HNO3-HF-HClO4或HCl-HNO3-HF-HClO4消解体系。各种酸作用? 误差问题。土壤样品消解费时,一定要选用优级品的酸,并采用少量多次用酸原则,也要求进行空白试验。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常规测定的项目有Cd、Cu、Pb、Zn、Cr、Hg和Zn七种,其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法等;有机物仅有六六六、滴滴涕两种,色谱法测定。 * 准确度、精密度 灵敏度、检测限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外标法、内标法、标准加入法 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实验 质量控制图 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测量精度与准确度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准确(系统误差小) 精密(随机误差小)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不精密(随机误差大) 不准确(系统误差大) 精密(随机误差小) 准确(系统误差小) * * *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图通常由一条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上、下警告限及上、下辅助线组成。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