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aim) 1、了解水痘的病原学(Nos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y)与病理解剖; 2、收悉水痘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Antidiastole)、治疗预防(prevention); 3、掌握水痘的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特别是出疹期的特点、诊断。 目录(Contents) 一、概念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实验室检查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防 十一、预后 水痘(varicella)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Guopingchang 痘比熊脸上长痘痘了 一.概念(conception):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及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ircella—zostervires,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原发感染为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VZV属疱疹病毒科(Herpetovirus),疱疹病毒亚科(Alphaherpesviri-nae包括HSV-1, HSV-2, VZV),VZV呈圆形,平均直径150-200nm。核心为线形双链DNA(Enveloped double stranded DNA viruses),由162个壳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核衣壳包裹,外层为针状脂蛋白囊膜。VZV只有一个血清型,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对乙醚敏感;在痂皮中不能存活,但在疱液中-65℃可长期存活(8年之久)。人是该病毒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 二、病原学 Glycoprotion spikes 糖蛋白棘 Lipid envelope脂质膜 Tegument包膜 Nucleocapsid核衣壳 Double-stranded DNA genome双链DNA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侵人人体后在鼻咽部黏膜生长繁殖,侵人血流,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进而产生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病毒主要侵犯皮肤,在躯干、四肢先后分批出现典型皮疹,在同部位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和结痂,皮疹发展甚快,短者仅数小时即可转变为水泡。重症感染累及肺或其他器官如脑、肝、肾、消化道,偶可产生心肌炎或关节炎。 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一)、传染源(sources of infection or infective matter):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黏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propagation path,route of transmission):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6日患水痘者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d内发病。 (三)、人群易感性(susceptibility of population,herd suseptibility)及流行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三)、人群易感性(susceptibility of population,herd suseptibility)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见于儿童,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20岁以后发病者2%,半岁婴儿也少见发病。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本病呈现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较多见,多散发,偶爆发。水痘在易感人群中的播散主要取决于气候、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 小结(brief summary): ①季节:冬末、初春易发生; ②途径:空气传播、飞沬、直接接触; ③易感人群:<10岁小儿,6~9岁高峰; ④传染期 (stadium contagii, infective stage,communicable period) :出疹前24h~病损结痂,约7~8天; ⑤潜伏期(latency period,latent period,stadium incubationis) :10~21天,2W左右。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