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被税务稽查的可能性
随机选案被抽中
随机选案政策文件
税务稽查对象选取方式
随机选案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税总发[2015]104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
关于印发《税务稽查案源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税总发[2016]71号
关于印发《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税总发[2016]73号
关于印发《税务稽查随机抽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税总发[2016]74号
税务稽查对象选取方式
国税总局有各种各样的选案机制,随机选案制度是一种最“公平”的选案方法。
即在一定范畴内进行随机抽选,企业被随机抽中的概率为百分之二,而且一般会有延伸检查。
税务稽查对象的选取不再任性,而是采用随机抽查方式确定,以实现执法成本最小化和执法效能最大化,促进税法遵从和公平竞争。
行业检查占主流
每年都要进行的专业检查和整治
属于系统性风险
例如
每年都要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整治
每年,国家税务总局都会下发文件,确定全国税务机关当年的稽查工作重点,确定一个或几个行业,组织专业检查和整治活动。
各省、市局的稽查部门也会对部分重点税源行业组织轮查。
在制定检查计划时,并不是针对某个企业,而是对整体的行业进行检查。
一般来讲,这类的稽查案源占比较大。
两类:指令性(必须查)和指导性(需要查)
例如:某年的指令性是房地产和建安行业,指导性是地方商业银行。
属于系统性风险
国家需要对某个行业进行整治,恰好是企业所处的行业。
如果国家一声令下对某个具体行业来一通彻查,这种情况下要是碰到了,要认命。
行业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不是针对你一家企业,是针对你所处的行业。
例如
以某市稽查局为例:
2016年以来,已经陆续对总局指定的房地产、建筑安装、药品医疗器械、电信等行业220余户纳税人开展了重点检查。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对板材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纺织品业等重点行业的390余户纳税人集中开展了发票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分析和筛选发票使用中的违法违规疑点,实施了精准打击。
专项检查不能忘
行业检查这并不代表重点行业就一定会被查,冷门行业就无人问津。
国家税务总局会因为一些特定的事项对个别行业进行专项检查。
各省、市税务机关也会自行确定专项检查名单,发现本地某行业、某地区、某税种有严重的偷逃税款隐患,便组织一个阶段的专门检查。
比如:2015年,某市社保局通过综合治税平台给税务机关传递了大量的医保卡刷卡数据,根据里面的疑点信息和潜在的风险,税务机关便对该行业组织了相应的专项检查。
企业纳税数据有悖于常规
数据异常易引起重视
各行业税收负担率
案例及案例背后
数据异常易引起重视
企业数据有悖常规的可能情形:
企业纳税总额、税负比率和业务规模不匹配,与同类型、同行业偏差较大
财务或经营情况出现巨大波动
有重大涉税事项,如突然出现巨额亏损、申请金额较大的税收减免,
大型企业营改增
注销等
税局的风控如果分析出企业纳税数据异常,便会开展税务稽查
案例
2015年底,M所在的D市公司兼并了另外一家公司,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向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当期成本增加,业务量又减少,在下一个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实现的税款远远低于以往水平,增值税也未实现税款。
随即,D市市区国税局稽查局局长便迅速带队针对该案源,专门向小陈进行了答疑。
案例背后
原来,税务机关会定期对纳税人申报的税收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结合数据分析预警平台的提示,识别和判断日常税源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事项,并向稽查部门推送。
本案中,国税机关的预警系统亦马上发出提示,由于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对企业兼并、股权转让等业务处理难度较大,将其作为高风险事项移交到了稽查局。
M所在的公司虽然数据是真实的,但是因为申报数据同比、环比都存在较大异常,稽查部门便主动找上门来。
据实举报必定查
税务稽查选案的重要来源
举报有奖制度
目前企业被举报的主要原因
案 例
税务稽查选案的重要来源
税务稽查选案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举报投诉。
一旦企业存在经营不规范、财务不健全的情况,或偷税漏税嫌疑,被相关人员掌握了信息并实名举报,如果证据比较充分、事实比较清楚的话,税务稽查也会立案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目前企业被举报的主要原因
企业行为不检点,被举报
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被内部人员
企业存在不规范经营,被竞争对手举报
离职人员举报
路见不平,路人拔刀举报
案 例
2013年,某市国税局综合科接到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人庄先生,反映某小区内徐某无证经营某知名品牌电动车电池。
因为是实名举报,违法违规事项非常清楚,证据非常充分,综合科立即将工作移交至稽查局。
稽查局立即派人对此事展开调查。
但事后查明,徐某经营某知名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