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大学补助专任教师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docVIP

静宜大学补助专任教师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江大學補助博士生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100年9月5日 與會者姓名 朱禹臻 系別 化學系博三 會議時間 自2011年 8月10日 至2011年8月17日 地點(國.州.城市) 中國,北京 會 議 名 稱 中文: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 英文: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w temperature physics 發表論文題目 中文:(Bi1.7Pb0.3)(Sr2-xPrx)CuO6+?超導體物化性之研究 英文:Optimization of the Pr doping in the (Bi1.7Pb0.3)(Sr2-xPrx)CuO6+? superconducting series. 參加會議經過 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物理學會承辦的“第26屆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於8月10日至8月1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物理所趙忠賢院士和呂力研究員擔任大會主席,於淥院士擔任程序委員會主席,雒建林研究員擔任秘書長。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這一低溫物理領域的盛事,有超過1500名國內外從事低溫物理工作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註冊登記,大會將邀請國際知名低溫物理學專家作專場報告及專題討論,屆時,直接參會人數將達到數千人, 第二十六屆低溫物理大會會址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國家會議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區,與國家體育場(鳥巢)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國家體育館近在咫尺,據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6公里,驅車僅區30分鐘,連通市中心和機場的地鐵在國家會議中心設有車站,附近地區約有20餘家星級酒店,可在20分鐘步行時間內到達, “國際低溫物理大會”是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會低溫物理專業委員會(IUPAP-C5)主辦的係列會議,是國際低溫物理領域最高級別的學術大會。此次盛會有來自63個國家的1300多名會議代表和學生參加,其中包括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G. Bednorz教授和D. M. Lee教授。會議分為五個專題:1. 量子氣體,量子流體,量子固體;2.超導電性;3.固體的磁性,熱學和力學性質,量子相變等;4.電子輸運性質;5.低溫實驗技術與應用。大會共有12個大會邀請報告,24個半大會邀請報告,225個並行分會邀請報告,以及1200多個張貼報告。作為該係列會議的傳統項目,大會舉行了“倫敦獎”和“西蒙獎”的頒獎儀式。四位獲獎人介紹了獲獎工作。同時,2011年是荷蘭科學家昂納斯發現超導電性100周年,會議期間舉辦了紀念超導發現100周年專題報告會,邀請國際著名科學家P. Kes,G. Bednorz,F. Steglich 和D. Scalapino四位教授做了專題演講。此次會議為低溫物理科研領域內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了寶貴的相互學習、交流與探討合作的機會,對我國低溫物理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很多與會代表對大會的學術交流組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C5主席R. B. Hallock教授在大會閉幕式上說這是組織得非常成功的一次大會;荷蘭著名科學家、上屆會議的程序委員會主席J.E. Mooij教授也在會後專門寫信致謝大會組織者,稱讚大會的組織工作,表示非常欣賞這次大會。這次會議得到了科學院、科技部、基金委、科協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因會議議程緊湊,故於會議開始前一天各國與會者即紛紛抵達,而於10日主辨單位隨即舉辦會前聚會,以使與會人員彼此熟識並增進意見交換的機會。第二天(8月11日)早上隨即舉開學術性活動,其中除第五天安排自費之會議旅遊外,其餘時間皆自早上9時開始至下午5時30分或6時止安排有緊湊的會議行程。為求充分利用時間,大會並安排與會者於每天中午在會議現場進食(領便當),以節省出往返餐廳之行程的時間。並於十點與四點皆有點心時間,讓演講者與聽講者能夠利用時間討論,並藉此彼此交換意見,增進學術交流, 由於與會者熱心提供學術論文,共計有兩佰多篇學術論文發表,其中尚有臨時加入而未於會議手冊中列名者。依發表方式,論文可分為(1)與會人員全部參與、每場45分鐘的邀請演講(plenary lecture),(2)分為A,B和C三組而同時於不同場地樓層舉行之每場20分鐘的口頭報告(oral report),及(3)三天全程皆提供給與會人員參與的壁報式論文(poster session)。其中每天早上及下午皆安排二至三場邀請演講,剩餘時間再安排為分組同步舉行之口頭論文報告,本人參與壁報式論文討論,發表一篇Bi-2201實驗論文,並與北京科學物理研究所學生有口頭上之意見交換, 由此次大會中發表之研究報告可看出有關低溫物理學方面之研究有五大主要發展方向,一為以量子性質為主,回顧近幾百年人類科學文明發展的歷史:牛頓的古典力學打開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序幕。在一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