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优势 南一书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內戰導火線:黑奴問題 A.南方-支持蓄奴:供應英國紡織業原棉 B.北方-反對蓄奴:發展工業不需黑奴勞力 C.西部新州- a.加入聯邦時是否蓄奴,影響南北雙方 在聯邦的實力→成爭奪重點 b.1850年代演變成政治危機 被拍賣的黑人奴隸 此畫呈現出當時黑人被競標拍賣的情景。 解放黑奴與蓄奴對照圖 1850-1860年代反奴隸制度的作品大量出現, 圖中央下方的人像即為林肯。 4.內戰爆發 A.林肯當選總統→引起南方恐慌 B.南方七州先後退出聯邦,另組「美洲 邦聯」→向北方攻擊 C.北方居優勢-人口、財富、工業、交通 D.林肯發表〈黑奴解放宣言〉-宣布所有 奴隸均獲自由 E.南方得不到外援而失敗 林肯發表--〈黑奴解放宣言〉 林肯與內閣閣員合照 5.內戰後的發展 A.美國農工生產急遽發展 B.政治上 a.1830年代-美國白人成年男子已有投票權 b.1869年-憲法規定不得因「種族、膚色或 曾為奴役」而被剝奪 C.社會上-平等精神 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 民族主義的昂揚 (一) 義大利的建國 1.早期的建國運動 A.燒炭黨勢力最大 B.馬志尼鼓吹民族主義 2.統一運動核心:薩丁尼亞 A.國王:伊曼紐二世 B.首相:加富爾 馬志尼 為義大利解放運動的思想領袖 ,組織青年義大利黨,致力於 義大利的統一運動 加富爾 對內力求富國圖強,對外則運 用外交手段爭取國際支持,為 推動義大利統一的重要功臣 3.完成統一 A.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 -爭取法國 的支持 B.發動薩奧戰爭(1859) -收回倫巴底 C.加里波底收復兩西西里- 獻給薩丁尼亞 D.1861年成立義大利王國 E.1870年利用普法戰爭收回羅馬城→ 完成統一 克里米亞戰爭 拿破崙三世 為拿破崙之侄路易拿破崙 。為了恢復法國在歐洲及 海外之光榮,他掀起戰爭 ,左右國際局勢,但最後 在普法戰爭中投降被俘。 拿破崙三世與伊曼紐二世 拿破崙三世在奧 薩戰爭中援助薩國,與薩王伊曼紐二世 一同進入米蘭,受到熱烈的歡迎。 義大利統一示意圖 (二) 德意志的統一 1.統一前的努力 A.拿破崙解散神聖羅馬帝國,重組為 「萊茵邦聯」→為日耳曼統一奠基 B.學者提倡鼓吹民族意識 a.赫德-提倡文化的民族主義 b.費希特-發表演說喚起日耳曼民族自尊 C.1818年普魯士組成「關稅同盟」→ 建立經濟統一基礎 D.1848年召開法蘭克福會議 2.統一運動核心:普魯士 A.國王:威廉一世 B.首相:俾斯麥-以「鐵與血」為號召 C.積極擴張經濟與軍事實力 3.完成統一 A.策動丹麥戰爭(1864) B.發動普奧戰爭(1866) a.擊敗奧國,組「北日耳曼聯邦」 b.完成日耳曼北部的統一 C.發動普法戰爭(1870-1871) a.巴黎陷落,日耳曼完成統一 b.德意志帝國成立於法國 凡爾賽宮 俾斯麥 有「鐵血宰相」之稱 威廉一世 積極推動改革,擴張軍力 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會戰後與俾斯麥會談情況 德意志統一示意圖 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 描繪威廉一世在法國 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國王盛況 工業資本主義與新帝國主義 (一) 工業資本主義的形成 1.工業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A.特色:a.科學研究與工業發展密切結合 b.政府加強職業教育 B.動力突破性進展 a.法拉第(英) -發明發電機 b.愛迪生(美) -研發中央傳輸系統 C.指標產業: a.煉鋼業-鋼取代鐵成大眾化物料 b.化學工業-開發出許多合成產品 2.工業優勢國家 A.英國-持續進行工業化 B.德國-統一後 C.美國-內戰後 D.日本-明治維新後 (二) 新帝國主義的興起 1.形成背景 A.工業資本主義的擴張 a.競奪原料與市場,為資本尋找出路 b.大企業敦促政府採積極的海外策略 B.民族主義的助長 2.競相建立海外殖民地-十九世紀後期 A.德國-希望提高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B.法國-在普法戰敗後,希望恢復聲望 C.英國-防衛其「日不落帝國」 第一節 西方國家的優勢 維也納會議以後的歐洲 自由主義的勝利 民族主義的昂揚 工業資本主義與新帝國主義 學習重點 維也納會議以後的歐洲 (一) 革命與保守勢力的對壘 1.保守勢力的再抬頭 A.王室復辟 B.貴族再度活躍政壇 C.教會對抗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2.維也納會議的召開(1814~1815) A.主導:奧國首相梅特涅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