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水下钻孔灌注桩缺陷的分析及处理工程实例
1.前言
我公司施工的某发电厂桩基X标,完成1号XXφ1000桩长50m的钻孔灌注桩147根。
地层情况:第一层为素填土或粘土,层厚2~3m 软塑状态,第二层为淤泥层 ,层厚16~20m 流塑状态,下部为粘土和粉质粘土。根据地层情况我公司施工中成孔工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泥浆护壁,上部淤泥层采用下设长护筒(15~21m)护壁,防止孔壁坍塌。
1号XX桩基施工用钻机自身下设、提拔护筒。由于钻机自身施工能力及现场施工人员经验不足,对此工艺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最后一道工序提拔护筒控制不严格,造成了基坑开挖后,低应变检测发现11根Ⅲ类桩。
2.检测情况
桩基检测由业主委托土木研究所测试中心进行,对1号XXφ1000钻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检测,共发现Ⅲ类桩11根,分别为1JZ393、1JZ390、1JZ391、1JZ371、1JZ387、1JZ467、1JZ417、1JZ430、1JZ424、1JZ412、1JZ490。Ⅲ类桩数量约占1号XX施工桩数的7.5%。
3.桩身缺陷情况分析
3.1桩身缺陷
从土木研究所测试中心低应变检测结果看,Ⅱ、Ⅲ类桩桩身缺陷分布在桩顶下6~7m间,且缺陷程度不同;
缺陷桩在1号XX均匀分布,没有相对集中的现象;
发现缺陷桩后,我公司组织力量对缺陷桩(Ⅲ类桩)进行了钻芯取样,取出钻芯完整度95%,没有发现明显桩身缺陷。
3.2施工工艺介绍
由于地层上部为20m厚的流塑淤泥层,所以必须下设20m左右的钢护筒来防止孔壁坍塌,1号XX钻孔灌注桩采用的是XG钻机自身下护筒、自身提拔护筒的工艺,工艺介绍如下:
该施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利用钻机的护筒驱动器下设护筒至软弱覆盖层的层底,防止该层土塌孔,并以水平尺测定护筒的垂直度;然后用短螺旋钻头取土,并通过操作钻机上的纠偏液压油缸调整钻杆的垂直状况,以控制成孔精度。在钻至设计要求孔深后,用旋挖钻具清除孔底浮土,以提高桩的承载力,然后放入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注,最后钻机利用护筒驱动器拔出护筒。
本工艺特点是充分利用XG钻机功率大、扭距大的特点,利用自身能力,完成护筒埋设及提拔,占用其它机械少。
3.3缺陷桩施工情况汇总
缺陷桩施工情况汇总如下:
桩号
施工机组
灌注时间
混凝土浇注量(m3)
充盈系数
1
1JZ391
5#
2h40min
45
1.125
2
1JZ393
1#
3h10min
44.6
1.12
3
1JZ371
1#
3h40min
48
1.14
4
1JZ390
2#
2h20min
48
1.18
5
1JZ387
5#
2h10min
47
1.18
6
1JZ385
5#
2h45min
47
1.15
7
1JZ430
3#
2h30min
46
1.19
8
1JZ424
1#
3h45min
47.5
1.2
9
1JZ412
7#
3h11min
48
1.15
10
1JZ417
3#
3h48min
45
1.15
11
1JZ467
2#
2h20min
44
1.10
4.发生桩身缺陷的原因分析
结合施工工艺、施工情况及桩身缺陷检测情况分析,桩身缺陷集中分布在桩头以下6~7m间,且施工机组相对分散,缺陷形成位置为第二节护筒联接位置,即为提拔完第一节护筒后,第二节护筒的护筒底的位置。分析可知:缺陷形成的原因为提拔第二节护筒时,钻机在此位置提拔护筒发生移动或护筒发生倾斜或移位,再者或是提拔此节护筒时,混凝土发生初凝。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如下: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没有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异常情况,没有对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控制,对XG钻机下设及提拔护筒工艺的要点没有掌握。
钻机施工过程中,出现过由于出力过大而发生机身前倾、护筒阻力过大提拔困难等情况,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及时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制定有效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
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忽视了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的管理,没有根据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没有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设备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操作人员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新情况进而改善施工方法或提出建议,而是质量意识淡薄,一味追求进度,出现钻机前倾等情况,仍进行操作,甚至是护筒埋住后仍坚持提拔,造成了桩身缺陷的形成。
对钻机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操作人员对起拔护筒工艺要点及重要性掌握不够。
XG钻机自身下设护筒、提拔护筒的工艺存在缺陷:
对钻机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要求操作人员熟练地操作钻机并能充分利用钻机的能力;
对于孔口配合人员要求能熟练地指挥钻机、熟练地配合施工作业,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直接造成质量事故;
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由于钻机频繁地移动及提拔护筒,要求场地土坚硬,若提拔护筒时表层土发生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柱面网壳结构整体成形的施工新技术——支柱水平滑移法.pdf
- [贵州]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汇编(中铁建).doc
- 盖板涵及管井砖砌体技术交底.doc
- [贵州]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总体方案.doc
- 盖板涵基础工程、模板工程及台背回填技术交底.doc
- 栈桥防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盖板涵封面、扉页.doc
- 盖板涵施工.pdf
- 树木种植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YL4.1.3.2).doc
- 株洲某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pdf
- GB 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pdf
- GB 51127-2015 印制电路板工厂设计规范:英文.pdf
- GB 51459-2024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pdf
- GB 55040-2024 广播电视制播工程项目规范.pdf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 浙江省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原卷版).docx
- 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原卷版).docx
- 浙江省江浙皖高中(县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浙江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浙江省江浙皖高中(县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浙江卷)(原卷版).docx
- 浙江省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原卷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