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国际物流》课程汇报
题目:承运人试航责任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物流系
班级:1604501
小组成员与分工:
姓名:何家烨 学号044520160024分工:报告
姓名:郑渊然学号044520160025分工:查资料
姓名:柯斯坤学号044520160026分工:PPT制作
姓名:林嘉豪 学号:044520160027分工:WORD制作
目 录(黑体小三)
TOC \o 1-3 \h \z \u
一、 前言(绪论)(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顶格) 3
二、 文献回顾(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顶格) 3
三、 研究方法(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顶格) 4
承运人适航责任分析
【摘要】适航义务是指船东和承运人提供能够对抗海上危险的船舶和船员的义务,对适航义务的违反将导致承担适航责任。本文主要分析了适航义务的演变、分析与发展,ISM规则和鹿特丹规则下对适航义务的影响以及通过“Maruienne”案例来分析其与承运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承运人;适航义务;鹿特丹规则
长期以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履行主体——承运人,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应当保证船舶具备适航的条件,适航义务是承运人在货物运输合同中应当承受的一项基本义务。自《海牙规则》通过以来,承运人适航义务作为一项“首要义务”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与管货义务、免责条款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但随着造船技术强化,通讯技术的提高,船方与货方利益的博弈,平衡船货双方利益势在必行。从19世纪颁布的《哈特法》到21世纪的《鹿特丹规则》,承运人减负的适航义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1.承运人适航义务演变与发展
1.1 承运人适航义务的演变
在海上运输业发展的非常繁荣的19世纪中期,面对海上运输纠纷的情形,对承运人采用严格责任制。这虽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托运人的权利,但也挫伤了承运人的积极性,阻碍了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因此,承运人开始充分利用“合同自由”这一原则,尽量规避自己的责任,后来这种免责状况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海上运输业的正常发展。为了使海上运输顺利进行,减少和英国的贸易摩擦,美国在1893年制定了《哈特法》,其明确了承运人的义务,对于承运人免除保证船舶适航和管货责任的条款也采取了否定性的态度。到了1924年,《海牙规则》延续了《哈特法》中关于适航义务的规定,并第一次提出了谨慎处理一词,因此谨慎处理一词的适航义务作为承运人的一项首要义务被航运界普遍接受。1968年颁布的《海牙—维斯比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牙规则》中的一些矛盾,但其基本框架和《海牙规则》相比并无差异。1978年颁布的《汉堡规则》并未对适航义务做出具体规定,但在责任承担上对承运人采取的是完全过错责任,并且是推定过错,这使承运人的义务最大限度的扩大。2008年12月11日通过的《鹿特丹规则》增加了“海上航程中”和“保持”两个限定词,这使承运人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的时间段相应的延长,由以前的在装货港开航之前和开航当时,变为一种连续的全程义务,贯穿于整个运输汉城之中。承运人适航义务“全程化”随之开启。[1]
1.2 承运人适航义务的发展
虽然每种规则对适航的描述有所差异,但从总体来说,适航义务可以分为主观适航和客观适航两个方面。主管适航——谨慎处理,客观适航——适航、适员、适货,从最早的《哈特法》到《鹿特丹规则》,承运人肩负的适航义务变得越来重要性。
《鹿特丹规则》的制定寄托了国际社会统一立法的厚望,它代表着未来海商法的发展趁势,[2]然而《鹿特丹规则》对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要求远高于《海牙规则》和中国《海商法》,加重了承运人的责任,但这也是当代海商法的发展趁势。[1]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确承运人适航义务也相当的重要,就以“Maruienne”轮火灾案例来分析,如果不认清适航责任与承运人免责的关系,那么将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适航责任与承运人免责的关系
2.1 “Maruienne”轮火灾案例
“Maruienne”轮火灾一案引发了诉讼,其大致案情是:“Maruienne”轮在装货期间,船员依船长的命令用吹管烤烘融化水管中的冻冰,结果引起火灾,不得不将船舶凿沉,致使货物严重受损。法院认为,在该案中,承运人没有“谨慎处理”在开航前和开航时使船舶适航,因此不能依据《海牙规则》要求免责。《海牙规则》规定的承运人的免责共有17项,其中包括了火灾免责,但由于承运人实际过失或私谋所造成的除外。我国《海商法》第51条第二项也规定了火灾免责,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在本案中,法院在什么是“承运人本人实际过失”的判断上比较严格。法院认为,承运人在该船起火这一点上无过错,但所有的救火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均安装在机舱内,起火后无法使用,造成货损。机舱容易起火,船东应预见到一旦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