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同步导学 (新版)浙教版.ppt

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同步导学 (新版)浙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同步导学 (新版)浙教版

*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常 考 透 视 第 1 章 物质及其变化 挑 战 自 我 常考透视 常考1 会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考试热度】 ★★★ 例1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水的净化  C.燃料燃烧  D.风力发电 C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例2 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       C.风吹草动      D.量体裁衣 解析 在百炼成钢的过程中,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刻舟求剑、风吹草动、量体裁衣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方法透视 结合语文知识判断物质的变化,是近几年的热点题型,题目常结合古诗词、成语、俗语进行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古诗词、成语、俗语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判断。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的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的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1、2、3,创新培优 7、9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常考2 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物质的性质与 用途的关系。 【考试热度】 ★★ 例3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活性炭用于 防毒面具 B. 金刚石作 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 氢气作高 能燃料 D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解析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 用了金刚石打磨后呈现璀璨夺目光泽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 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方法透视 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4、5、6,创新培优 8、10 挑战自我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小试身手 1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现榨果汁 B.酿造米酒 C.碾磨米粉 D.车轮爆胎 B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2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铁生锈 C.食物霉变 D.电灯通电发光 D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3.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 解析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钙,发生化学变化。 B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4 .下列物质的自我介绍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 色的固体 B.我在自然界 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 下是气体 C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5.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乙醇可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C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6 .下列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 其化学性质的是(  ) A.人工降 雨尿素 B.植物的光 合作用 C.制纯碱、 化肥 D.灭火器灭火 解析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二氧化 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 学性质,故D正确。 D 第 1 节 物质的变化 创新培优 7 .义乌市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 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解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甘蔗汁液 蒸发和蜜枣晒干都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扩散到空气中的过程,并无新的物 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将火腿成品切块,只是物质的形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