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docVIP

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 ! 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 宋凤龄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网络语言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网络语言的流行,呈现出文化交流和共享、文化渗透和 融合、 文化创新和世俗化等现象, 反映出大众相对自由交流和平等参与的心理满足, 话语体 系和思维方式的革新, 张扬个性、 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等社会心理, 是多元文化接触、 交流、 融合的社会化产物。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现象;社会心理 On Network Culture Phenomena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flected from Network Language Song Fengling (Changsh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300 Abstract: Network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mass culture.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language brings in culture exchange and share, culture permeation and blend, culture innov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These phenomena reflect different social psychology: the public ’ s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in relatively free communication and equal participation, the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of discourse and way of thinking,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to show individuality and release pressure, which is result of socialization of multicultural contacts, exchange and blend. Key words: network language culture phenomena social psychology 语言学家萨皮尔说 “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 社会语 言学的研究证明 , 言语不仅仅是个人任意选择的结果 , 也不仅仅是个人心里状态的表现 , 它具 有特殊的结构 , 是受特定的规律支配的。 每个社会都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 , 当前社会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 ,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环境的动荡不定 , 人们的工作方式、 生活需求相比于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并由此带来了心理的巨大变化。 活 跃在因特网这个虚拟和相对自由环境里的广大网民 , 通过网络这一媒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 网络语言,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 传达独特的价值观念,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 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和流行, 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 网络技术高 度成熟的基础之上的。广义的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时代、 e 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 的“另类语言” , 它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 狭义的网络语言, 专指在一定时期 内,在聊天平台上被网民普遍使用的词语和符号,它采用字母、文字、数字、图形符号等杂 糅的形式,运用谐音、缩略、借用、旧词新义、新词创造、复制、象形、变形等多种语言表 达手段,形成便于交流、 沟通, 带有很强的媒介性的另类特征,并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形成 方便、快捷、自由的独特表达模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 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作为一种产生于自由网络空间独特而另类的网络语言,它有着强大生命力 , 犹如一只变 幻多端的万花筒, 通过多种多样的材质和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形成其特有的语言魅力, 并逐 渐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呈现出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反映了大众的文化心理。 1. 文化交流和共享性——相对自由交流和平等参与的心理满足 网络文化和通俗文学、影视文化、流行歌曲、街头艺术等一样,属于大众文化家族。网 络是一个虚拟而相对自由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没有高低贵贱长幼之分, 对大众平等开放,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文化交流和共享。 网民们不仅可以在此自由地发表言 论,表达个人观点,还可以通过网络语言手段,描摹表情和动作,传递个人情感,使交流更 为完整和丰富,富有浓厚的人情味,交流富有可感性。谐音、缩略、借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