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购买性支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教科文体卫支出 都属于社会消费性的非生产性支出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医疗卫生支出等。 (一)教育支出(见81页表3-3) 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政府在上个世纪就确定要达到4%的目标,即使是这个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投入水平我们也从未实现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虽然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未达到4%,但3.48%的比例仍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不过仍有四个省份(浙、琼、藏、宁) 预算内教育拨款未达到《教育法》规定。 教育部:力争2010年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 教育、体育、文化事业资金来源:政府与个人分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人的社会消费增长一般三阶段: “吃饭”阶段,解决温饱; “吃药”阶段,追求健康素质; “吃文化”阶段,追求精神消费。 美国学者认为,发展并非只从商品开始,它是 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和纪律开始。任何国家,只要具有高度教育、组织和纪律,不管遭受到怎样的破坏,都能够创造出经济奇迹来。 200万犹太人 = 2000万 据统计,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有23%,获经济学奖有20%;美国百万富翁中,有 20%;美国每5个大学教师中,有1个;每5个学生中,有1个。 在思想、艺术和政治领域: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毕加索、卡夫卡、洛克菲勒、基辛格、斯皮尔伯格。 犹太格言:“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 中国中学生占相应年龄组(12~17岁)人口比重56%,低于世界61%平均水平;大学生占相应年龄组(20~24岁)人口比重只有4%;国民素质排 在35位(???),7000万技术工人,高级技工仅占3.5%,西方发达国家占40%以上;人均劳动生产率为日本的1/26,美国的1/25。 (二)科学研究支出(82页表3-4) 外部效应较强(基础性、公益性、高新科技) 的科研经费——政府承担; 应用性的科研经费——微观主体承担。 2000年部分国家RD投入比较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俄罗斯 中国 0 0.5 1 1.5 2 2.5 3 3.5 RD 占GDP% 1987-1998年间部分国家科技人员人均RD比较(美元) 从国际比较看:2002年,科研投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4%,发达国家为2%~3%,我国只有0.7%,最高年份也不及1%。 (三)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事业:医疗服务个人承担;公共卫生 服务政府提供。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世界水平的静态比较 按人口统计学 划分地区 占世界 人口(%) 卫生支出 (10亿美元) 占世界总 支出(%) 卫生支出占 GDP(%) 人均卫生 支出(美元) 市场经济国家 15 1 483 87 9.2 1 860 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 7 49 3 3.6 142 拉丁美洲国家 8 47 3 4.0 105 中东伊斯兰国家 10 39 2 4.1 77 亚洲其他国家 13 42 2 4.5 61 印度 16 18 1 6.0 21 中国 22 13 1 3.5 11 ※案 例:“四大矛盾”阻碍和谐 分配公平失衡,贫富差距加大。 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达5倍 教育不公,发展不均。 城乡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重点院校达8.8倍,一般院校有3.4倍;省与省之间人均教育经费差别是7.8倍。 看病难,看病贵。 48.9%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应住院而不住院;人口占世界20%,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2%,且80%集中在城市。 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保障缺口多多。 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1400万人下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亿多,不及劳动人口一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41万,失业保险10546万,工伤保险7810万,生育保险5085万,相对单薄;农村空白地带,普及率只有13%。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 “小病拖,大病挨,到死还不能往医院抬”。 和谐社会非无差别社会,差别应控制在社会各 阶层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其并不能自 动、自觉实现社会和谐。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前提,但其并不等于社会和谐。 协调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但必须以平等和公正为准则。 和谐 = 双赢 + 共赢 + 多赢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既是我们评价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评价我们现代化成就的全部出发点。 2008年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