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PAP).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组读片 病例1 影像号:802355789,男,43岁 主因心血管疾病症状,外院查CT见双肺弥漫性间质病变。 既往史:从事煤矿工作10年,有接触大量煤炭粉尘史,后又有10年接触大量皮毛、皮革、棉絮等病史,家中饲养鸽子。 病例2 影像号女,68岁 主诉:咳嗽,咳痰2周,伴发热10天。既往病史:数年前曾行右肺中叶错构瘤切除术后。40年前曾剖宫产术。1年前行卵巢囊肿切除术后。 曾有2-3年服用鱼油病史。 病理结果 病例2的病理结果: 1.(左下叶)支气管镜灌洗液涂片:可见大量退变的肺泡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另见少量核碎细胞。PAS(+)。 2.(左下叶基底段)活检:小块纤维组织,部分被覆间皮,局灶炭沫沉积。特殊染色:PAS(-)。 3.(痰)切片:未见明确肿瘤细胞。 (病例1因病人入院后反复出现胸痛及肌钙蛋白升高,未能行支气管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一、概述 定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肺部弥漫性疾病,以肺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大量的表面活性蛋白及脂质沉积为特征。 临床症状:渐进性呼吸困难。与胸部CT征象往往矛盾,即CT征象严重,而临床症状较轻。 呼吸功能检查 PAP 的肺功能检查最常表现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 支气管灌洗(BALF)特征: 典型的BALF 呈乳白色或浓稠浅黄色液体,放置后分层,光镜下由大量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酸颗粒状脂蛋白样物质组成, PAS 染色阳性,电镜可见较多嗜锇性层状体,并可见肺泡Ⅱ型细胞。 二、分类 一、特发性PAP (90 %)  病因不明,近年来认识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抗体在特发性PAP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二、继发性(5%-10%) 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它影响免疫状态的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AIDS、化疗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胸腺发育不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A 缺陷等。 ②感染因素: 如矽肺、分枝杆菌感染、奴卡氏菌感染、真菌感染、卡氏囊虫肺炎等。 ③吸入某些无机矿物质或化学物质,如水泥尘、植物纤维素、石英粉等,目前除吸入家畜的排泄物外,现在吸入无机矿物质或化学物质引起PAP 已经很少见了。 三、先天性(2%) 主要见于新生儿PAP患者,多数病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与肺泡表面活性蛋白基因突变有关。 三、HRCT影像特点 ①磨玻璃影(肺泡部分性充盈或充盈与未充盈的肺泡混合)与正常肺脏分界明显,呈“地图”样分布; ②“铺路石”征:弥漫性磨玻璃影基础上合并平滑增厚的小叶间隔; ③或表现为大片的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周围环绕磨玻璃影; ④一般肺尖区和肋膈角区病变相对较轻;也有部分病人以周边分布为主; ⑤极少数病例有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往往是疾病晚期。 注:虽然CT上表现的铺路石征对PAP非常有特征性,但其亦可见于严重感染,出血,肿瘤以及流体静力性肺水肿。 双肺多发斑片状状磨玻璃改变,呈“地图样”改变 HRCT示磨玻璃改变内小叶间隔增厚,呈多边形,“铺路石样”改变,实变影可见“支气管气象” 四、诊断 病史+典型影像学表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纤支镜肺活检是目前诊断PAP的主要手段。 绝大多数特发性PAP 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GM-CSF 自身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其检测可作为特发性PAP 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图为50岁男性PAP患者。 a CT(肺窗)治疗性BAL之前可见片状磨玻璃样影,增厚的小叶间隔和实变。 b BAL之后仍可见同样程度的小叶间隔增厚,但磨玻璃样影几乎完全消失。 五、鉴别诊断 1.肺泡性肺水肿——“蝶翼征”与本病相似,但常有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和肾病史,常伴双侧胸腔积液。病因治疗后短期易吸收。 2.肺炎——一般按叶段分布,有急性感染症状,抗炎治疗好转,可与本病鉴别。 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病变主要分布于两肺下部外围区,若累及中央部,有由胸膜下至肺门逐渐减轻的特点。可同时见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蜂窝影,小结节影,支扩等。 4.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常快速进展为全肺病变,也可局灶性分布,可见薄壁空洞,临床症状明显,可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5.弥漫性支气管肺泡癌——为两肺/一侧/某一叶多发病灶,呈弥漫粟粒结节、团块或片状影。可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重要鉴别征象。临床表现亦不同。 6.肺泡微石症——有特征性的钙化性微结节、磨玻璃影、小囊肿等。钙化微结节多沿胸膜下区为著,也较多分布于沿支气管血管束。 六、治疗 治疗 1.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观察 2.症状加重或或病人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时——治疗 ⑴ 全肺灌洗 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肺泡内蛋白样沉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P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