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1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人民版
3.(2018·南京、盐城模拟)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解析 材料反映了林纾批评新文化运动中“覆孔孟,铲伦常”即“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可知,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和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的主张,故B项正确;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 * 《创新设计》2018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 * 目录 CONTENTS *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 @《创新设计》 随堂·演练预测 考点二 考点一 * 本节内容结束 第31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16·江苏单科,T2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评价 1.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 2.从命题形式上看,从思想启蒙的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 ? (2013·江苏单科,T7)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__________的逆流。 (2)阶级: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辛亥革命使__________思想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 民主共和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_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学方针,__________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内容 (1)前期:提倡___________,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________,反对旧道德;提倡______,反对旧文学。 (2)后期:开始宣传____________。 青年杂志 民主与科学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北京大学 科学与民主 新道德 新文学 马克思主义 4.意义 (1)进步性 ①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_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____________开始在中国传播。 ②促进了___________,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是一场全面的__________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 民众的觉醒 文化转型 【思维导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考法1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典例』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从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A、B、C三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新文化运动 ★抓关键 “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说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 ★定方法 历史评价型(结论型)选择题: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史学法、理论判断法、推理反证法、整体印象法、综合透析法、迁移推导法等。灵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0讲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和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美苏争锋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特别专题 第2讲 非选择题应遵循的10大审题法则.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11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单元综合训练.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0讲“顺乎世界之潮流”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单元综合提升.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单元综合训练.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第9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人民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