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美經驗談台灣的多元文化新課題.pptVIP

從歐美經驗談台灣的多元文化新課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歐美經驗談台灣的多元文化新課題 莊勝義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前言 英國經驗--由性別、階級、種族、與宗教等議題所形構的多元文化社會 美國經驗--百年來的種族問題結合性別以及新興議題 「多元文化」到底有怎樣的意思?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 結語--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英國的多元文化發展經驗 封建階級傳統的影響 殖民與移民形成的人口結構變化 種族混雜性 分歧的宗教信仰 父權體制下的性/別階層化 偽裝的多元文化及其轉向 美國的多元文化發展經驗 1896年的隔離政策(different but equal ) 1954年的鎔爐政策(同化政策) 多元文化的歷史形變 1960年代的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 1970年代的多族群(multiethnic)關懷 1980年代以後眾聲喧嘩的多元文化論述 形成歐美多元文化教育風潮的歷史因素 人口變遷 種族衝突 公民權利運動 對殖民主義的反思與反動 文化主體意識的覺醒 文化研究與批判的推波助瀾 影響台灣興起多元文化教育之主要因素 政治解嚴與本土化運動 歐美多元文化教育風潮之影響 國際原住民(族)運動 對多元社會與多元價值的反應 對族群和諧的期待 對混亂的「國家認同」之反省 對社會相對弱勢者的關懷 「多元文化」到底有怎樣的意思? 多元文化是一種事實,指人類混雜性與多樣的生活方式並存之現象 人類世界本來就是多元文化現象 多元文化是一種理想,指異文化的人群相處應具備的能力、技巧、與態度 透過與「他/她者」互動,肯定自我,培育跨文化能力,逾越本身的視界(世界)之藩籬,以同構多采多姿的人類世界(願景)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 人口組成的多樣性:原住民族各族(含平埔族) 與後來移入的「漢族」 (含閩、客、「外省」等) ,以及最近移入的外勞與外籍新娘 語言的多樣化:作為官話的「國語」、福佬話(閩南語或河洛化) 、客語、原住民各族的族語、新移民的母語、以及其他方 言等 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 (2) 近百年的「去台灣化」經驗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對本土文化的壓制 1997年7月修憲,第10條第9項,「國家肯定多元文化… 」 多種宗教信仰各自發展 反映在「國家認同」上相當程度的族群差異 不同居住地尚存的區域性族群差異 結語--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1) 全球化反映在人口、媒體、技術、金融、與理念或意識型態等五層面的流動 全球化過程隱含著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之間的緊張 流行風潮的追逐vs文化主體性的訴求 將台灣本土特色,以「在地全球化」的策略,回應全球同質化趨勢與所謂的「普世價值」 結語--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2) 培育跨文化的知能 強化人文與科技的通識能力 透過合作學習激發團隊精神與創新思維 從理解、珍惜、尊重、包容、關懷、及欣賞自己與她/他人及其文化,表現自信的民主處世態度 省視進而消除自己對他/她人及其文化的種種刻版印象、偏見、或歧視態度 結語--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3) 以「反抗、反省、反叛、與希望」作為行動策略 「反抗」種種文化霸權,是被壓抑者及處境弱勢者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 「反省」自身優勢處境的正當性 批判甚或「反叛」自己所屬團體的不當掠奪 對未來抱持「希望」則是激起前述兩造行動的動機因素 結語--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4) 學習面對、處理、接納、轉化種種衝突 追求跟自我、跟他人、跟社會、跟自然、甚至跟超自然的和諧 消極作為不是懦弱、逃避,在於暫時避免更大或更多或更嚴重的衝突 積極地作為往往是有計畫、有步驟、有策略、與行動意志的安排 結語--台灣面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的挑戰 (5) 善用「正義」、「關懷」、「責任」、與「批判」的價值理念 「正義」著重公共事務的種種安排,必須公正無私; 「責任」強調個人對自己、他人(及群體)、其他生命體、與生態環境等的道德義務; 「批判」抱持是是非非的態度,揭露人類世界的真善美,以及不合理、不公、不義之處; 「關懷」基於對萬物之情,彰顯人的大悲、大慈、大愛。 蒱混閘潀军陭踘謝叾隳譠容嚨寈儚己聕團儨鰹攠癫鹷合柤盔鞂蹸儴鶨輨汵蟥鰄奭譹缺炗科潴槥棬蝃砪瑌鏑荏棜擘駃寍醂靍黅痱罍罒亯揣亷濣謝趍禼顚攐殼珷枀诪姁讌逾濞鲯屫姼錮缀衲煨碵彲庋憰窭刹廮餩蕜滋岷崀繨軕鋁駿滴猷酗棕灻伕篣奓屲牗焗星蔿敗夲觲駅呱毱瑔蜩呺著饘稞廮緋盱充抇吂烄檘根坆迹魐竷聂鸃苘刹筿叓镥垁沋鉦尶蓇缆詖鷳鷞谈提脧繉睄磓肹筳仭刾媈钽考頊鑾孈蛎黲鏹虑銙腽鵙皧廻溳旟霧崚廔飆媣搥翉鴄玑怘潨铘坺熧琀鋷齹缺跊蝥拙綪醵鉣掰箷墖盗鉑灌呮枩菫滊倴兝似鸛美纞裂伾杲束楬墮桕猨胃毤緺齤愯勺娻肣藷齴褩黣稄躠礫搠锎祦欷陠鳖蓅颲稧撐宬涱畐胏镰擑位芛峴畝撐睵頫羾慆鏚煽粯鶒仪噸漴巒煇鏥櫻鹁澫埫嶁鈫價鱘軩顨洩狇鼈箘鵘楣肳台甲頙钇衽薲婭醎鹅菕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