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古镇导游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溪古镇导游词_公众演讲_范文先生网 东溪古镇导游词      01、序--      各位尊敬的朋友,您们好!      欢迎大家来千年古镇东溪观光旅游。      我是东溪古镇的导游员夏雪儿,很高兴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你一起畅游古镇。      可能大家在媒体上对我们东溪古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东溪镇原名叫万寿场,建场已经2200多年了。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东溪设丹溪县,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4年)撤丹溪县为东溪镇,建镇时间长达1300多年。      东溪镇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汉墓群、盐马古道、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旌表节孝”牌坊等古迹,这些古迹演绎了东溪历史的兴衰,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      2007年,东溪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9年1月,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名镇”。      02、书院街(明清古街)      我们现在走着的这条街叫书院街。      书院街是东溪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这条街是因东溪镇举人文明善修建的“明善书院”而得名,书院1000多平方米,直今原址保护,几经修复,现在成了东溪镇“书院街小学”。      当地人习惯上称书院街为明清街,全长300多米,街面由长条形青石板镶成,狭窄弯弯,曲径通幽,宁静而古朴。走在上面,是不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03、麻乡约民信局遗址      大家快看,这就是东溪最有历史价值的“麻乡约民信局”,它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就是现在的邮政局的前身。2002年2月,三峡博物馆考古专家来这里考察后确证,“麻乡约民信局”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西南最古老的邮局。      你们看,这道石门厚重结实、两边的石柱古朴苍桑,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这道门特别厚重,据说这些装饰图案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如果用纸和颜色拓印出来,就相当于我们綦江的版画。门楣上这四个繁体字叫“当欋向术”,“欋”字是大路的意思,整体的意思是说面临川黔大道”,传递信件方便快捷。这左右环绕的两个图案,就是“麻乡约民信局”的邮徽,真是神奇,现在我们还能用手亲自触摸到140多年前的邮徽。      据当地人介绍,“麻乡约民信局”是綦江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运输鉅子陈洪义创建的。麻乡约民信局和现在的邮局一样,邮递信件和汇兑是它的主要经营项目。历史上的东溪走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这个“麻乡约民信局”见证了东溪政治、经济、文化辉煌的历史。      04、南华宫建筑      古街青石板是古镇独特美丽的风景之一。我们脚下这条青石板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请大家继续跟着我往前走。      前面我们将看到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南华宫。      这座就是东溪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南华宫了,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有1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273年的历史。大家看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雨浸蚀,石门上的对联字迹还依然清晰:      上联:树了菩提台空明镜      下联:恩留粤岭泽沛珠江      横批:岭南观瞻      南华宫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正大门上方这个是当时的戏台,面积约40平方米。台前这个横栏上的木刻浮雕,技艺精湛,精美绝伦,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戏台两侧是观戏的厢堂,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包厢、雅间。从这里我们就能领略到当时南华宫的侈华了。      以前南华宫是东溪最热闹的地方,后来又是两广籍入川驻东溪的移民会馆,每年正月间要在这里开“同乡会”,开完会、祭完祖宗还要唱大戏。      现在,东溪的戏迷来此唱“玩友”,在戏台上唱戏,即使是没有音响,街上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老百姓对此不解,都说南华宫的风水好,是块唱戏的宝地。      其实,音响效果好是因为戏楼顶上这个像大“喇叭”一样的“八角井”。大家快看,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就像一个大喇叭花一样悬在空中,它就是戏台的音响。      据建筑专家介绍,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在建筑上被称为藻井,它的形状像喇叭,具有扩音的作用。应该说这就是古代的音响了。据专家说,这里的藻井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喇叭”。南华宫是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遗产,而南华宫上的大喇叭还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再看后面的大殿,这些佛像均是明清时代的艺术品。      东溪以前有南华宫、万天宫、万寿宫,这座南华宫最具特色,浓缩了东溪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见证着东溪的人文历史。      05、龙华寺建筑      龙华寺东溪古庙中保护的比较完整的寺庙。      龙华寺的历来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已经有285年的历史了。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一条昂首远视的石刻盘龙。也就是说龙华寺是建筑在盘龙上的。相传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