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传统文化该如何对话现代文明
师力斌:传统文化该如何对话现代文明
2018-06-11 00:53? 环球时报?师力斌
习近平主席9日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习主席在内政外交的诸多场合引经据典,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重视。他曾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放眼今天的中国,中华民族阔步迈进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同时,新实践所提供的新机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事物,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所产生的新创造,不断激发文化的嬗变。背靠悠久的文化传统,面对未来的宏伟蓝图,在过去一百年中西文化冲突较量融合的基础之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能量。如何在新时代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目标,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现在正面临“怎样变”的问题。一百年来,“西化”还是“中化”之争绵延不绝,其核心便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政治的腾飞需要文化的腾飞。文化腾飞之于国家和民族,其作用不输于硬实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年,美国经济已然世界第一,但并没有因此得到西方认同。而美国真正成为西方霸主的时候,恰恰是文化大发展之后。
中国有哪些文化可向世界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位列其中,因为这不仅是民族的营养,而且具有当下性和创造力。比如“大一统”的观念之于国家和地区稳定,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之于人的社会关怀,比如家族观念之于人的情感维系,耕读传家的观念之于人的成长。优秀传统文化也必然是活的文化,像一条鱼,可以游在唐朝的河里,也能游在当代的水中。又像唐槐周柏那样的古树,在唐代可以郁郁葱葱,为古人所用,在现代仍可以生机勃勃,荫庇今人。
面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除了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孔孟老庄、李杜诗歌等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当代中国还应当而且能够提供一系列新的文化,这个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光提供中国玩具、中国衣服、中国电器,还要提供中国眼光、中国标准、中国价值。
现在世界上盛行一家独大、自以为是的霸权文化。相比而言,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和平共处,文艺事业中的百花齐放,就属于中国“和而不同”传统观念的创造性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显然也继承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些创造性的中国观念、中国价值,无疑对人类和平发展、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正能量。(作者是《北京文学》副主编)
张颐武:让“古今中西”融会贯通
2018-06-11 00:55? 环球时报?张颐武
鲁迅先生在1908年的《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重要见解。这其实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参照。而通过“两创”,中华传统文化一定可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这种贡献一方面是价值观和认识方式的贡献。由于中华文明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从未中断过,它所提供的智慧和洞察对于人类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可以有重要的参照和启迪。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为世界所认知。而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为中心的多样思想和精神资源历史上在东亚和世界就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下也对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留下了无数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中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这些中国人历史上创造的精华作为宝贵遗产,无论在审美、历史等所有的文化层面等均会给予当下世界重要的启迪。
这些宝贵的遗产都需要通过今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获得新的传承和传播。这从根本上也有助于消除对中国发展的误解和扭曲,让世界对中国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需要让传统从多方面获得“活化”,处理好“古今中西”的关系。在“古今”之间的关系上,其实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从汉语的表达上,“文言”和“白话”有很大差别,而古今生活中的差异更是巨大。传统文化经过了20世纪的“现代性”阐释之后,其实已经和过去有了极大的区别。其中的“可释性”问题,也就是古今之间的差异如何得以克服,如何以当代的方式阐释传统文化,如何让当代人理解传统文化,需要进行艰苦努力的工作。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凭着我们的一厢情愿就简单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腹透腹膜炎的护理.pptx VIP
- 肌电图设备可行性报告.docx
- 网络短剧推广方案策划.pptx VIP
- 2020年中央空调市场报告-艾肯网.pdf VIP
- 人工智能赋能中学化学教学的探索.pptx VIP
-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课件.ppt VIP
- 解放上海红色戏剧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台词剧本手稿.doc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实战课件 第7章 AIGC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ppt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 2025下半年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