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
中国古代史 单元综合提升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 知识结构 热考命题聚焦 专题知识纵横 内容索引 专题知识纵横 专题一 先秦到两汉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朝以前采用禅让制: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商周时期采用世官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贵族凭血缘关系世袭为官。 3.春秋战国时期军功授爵制:典型为商鞅变法后秦国按军功授爵的制度。 4.汉代察举制: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确立,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专题二 先秦至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与影响 (1)特点: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2)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专题三 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制度,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专题四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神化皇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认识到礼乐刑政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主张将仁政与法政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3)先秦儒学致力于理想化的政治秩序而批判暴政,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 (4)先秦儒学属于显学,但未受统治者重视,汉代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政”“民本”为新儒不实质性继承;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热考命题聚焦 考向1 唯物史观:透过历史表象看本质 (2017·武汉四调,25)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石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人文气息浓厚 答案 解析 √ 解析 材料反映出秦朝的君主专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A,B错误。 按军功授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 材料的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神权至上,故D错误。 考向2 秦代中央集权统治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可见秦始皇并非只用法家来维护统治,同时也用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可见法家思想也有局限性,故A项正确; 在秦朝,儒家始终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也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的考古史料没有涉及坑儒的史实,故C项错误; 材料只是说明秦始皇用儒家的方式劝诫官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故D项错误。 考向3 以图证史——汉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2017·郑州二模)据东汉崔蹇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答案 解析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3讲 美苏争锋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和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4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1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专题提升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3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2讲“蒸汽”的力量与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民版.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训练.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训练.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提升.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第9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ppt
-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