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ppt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1740年至1828年时,中国对外正常的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1828年时银贵钱贱,说明这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故B项错误; 根据史实可知19世纪时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从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故C项正确; 清朝时商品经济继续发展,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17·凉山三模,28)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这反映了当时 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治外法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A项错误; 材料中司法主权的丧失被国人认为是外交的成功,说明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故B项正确; 材料中国人懒得与外国人打交道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C项错误; 治外法权不能解决华夷矛盾,故D项错误。 3.(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7)1843年11月27日,英国驻广州领事要求租用广州石围塘围地,该块地皮本是中国商人潘绍光的物业。地主潘绍光同意出租,但要求英方必须补偿佃户搬迁损失二万两,否则不能强拆。由此可见广州租界 A.侵犯了清朝司法主权和农民利益 B.是中方受制于英国而被迫划割 C.遭到当时国人痛恨并且强制收费 D.由清人拥有所有权并收取租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解析 解析 潘绍光是地主,所以不能说明英国侵犯了农民利益,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国家受制于英国,而是站在个人角度说事,故B项错误; 材料也没反映中国国人痛恨英国,故C项错误; 材料意思是地主潘绍光向英国出租土地时“要求英国支付搬迁补偿费和租金”,说明其拥有所有权,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17·北京朝阳二模,17)1844 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1849 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上述材料可以表明这一时期 A.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 B.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 D.放宽限制促进近代工矿业发展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论从史出 列强侵华的原因 史料一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结论 作者从全球视野、现代化发展的潮流来审视鸦片战争。说明了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史料实证 史料二 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引起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结论 费正清的观点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也未能揭示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2.史由证来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说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是一致的吗? 史料 西方人在封建主义中国筑成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也打开了若干窗口,使中国人得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近代向西方追求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如容闳、洪仁玕、王韬、康有为等,正是首先从香港和租界里获得传统以外世界的第一个直观印象。……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香港和租界里的资本主义,曾给封建制度下的众生以观摩、诱发。与憎恶夷场的情感一样,这也是事实。——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