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乡村图书馆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喀拉拉系列之一 印度的鄉村圖書館 ──公共生活空間的開拓 劉健芝 印度,給人的印象,是貧窮落後。 即便你沒有到過印度,你的腦海裡浮現的影像,也許是沙塵滾滾的街上黑瘦的小 孩伸出骯髒小手向人乞討;在棚屋前面衣衫襤褸的老婦漠然呆坐;街角處一群男 人無聊地打發時間。如果追問,這些印象怎樣來的?你也許說不出來,也許會說 是電視、雜誌上看到的。反正,貧窮、落後、骯髒、慵懶、卑屈、無望,幾乎是 互通的,印度的人均國民產值在2001 年只有450 美元,只及我們中國的一半。 似乎確實無誤的數字,表述了似乎不容置疑的貧窮落後。 我們中國要向印度學習嗎?相信很少人會這樣想。從五四運動提出「科學、民主」 的口號,到新中國建立後要「追英趕美」大躍進,到改革開放時期的「四個現代 化」,我們想學習的榜樣,是現代化工業化的北美西歐。印度,不入我們的眼簾。 今天,步入北京的國貿大廈、上海的梅龍鎮大樓,時髦舶來商品琳琅滿目,雲石 臺階高雅潔淨,與巴黎紐約的百貨商場無異。城市中上層的生活方式,可說緊追 北美西歐了。但是,有多大比例的人口在享受著現代化的甜美果實呢? 如果說百年歷史見證了農村凋蔽困厄,如果說今天中國面對的三農問題相當嚴 峻,如果說我們要探求鄉村建設以及社會整體發展的多種道路,那麼,我們要放 下成見和幻象,把視野從北美西歐轉向以往不屑一顧的「第三世界」,尋找適合 中國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發展模式。 位於印度西南角的喀拉拉邦,論「貧窮」程度居世界前列,十多年前比全球排第 十的窮國更窮,人均收入比印度平均水準低。但是,它卻有非常寶貴的文化和社 會生活的經驗,可供我們參考。 1956 年,印度三個西南地區合併成為喀拉拉邦,全邦說同一語言——馬拉亞拉 姆語,是「山地語」的意思。喀邦人口3 千3 百萬,農村人口占百分之80 ,有 990 個鄉,人口密度在全國排第二,每平方公里有750 人。一個驚人的數字:全 邦有9 千多間圖書館,1 萬2 千多間閱覽室。其中,隸屬於「喀拉拉圖書館議會」 的圖書館有5 千多間,分為三類︰甲類有圖書2 萬5 千冊以上,乙類有1 萬5 千 冊以上,丙類有5 千冊以上。三類圖書館的比例是2:3:5 。這就是說,每個鄉大 約有人口2 萬5 千人,圖書館8 間,閱覽室10 間。 1 單是鄉村圖書館的數位,已羨煞國內的友人。今年9 月,我到晏陽初當年進行鄉 村建設運動的定縣訪問。今日的定州市,是縣級市,人口120 萬。坐計程車去市 圖書館,司機不知道圖書館位置。館內冷冷清清,藏書不到三萬冊,每年購書刊 經費3 千元,十多年來未添置一本新書,只訂閱一些報刊,每週借出的圖書僅十 來冊。據說,國內不少縣市公共圖書館情況相若。 這種天淵之別,讓我感慨之餘,很想追問,喀邦的鄉村圖書館是怎樣走出來的,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裡又扮演什麼角色。今年10 月初到喀邦參加研討會,特地 詢問鄉村圖書館的情況。 原來,鄉村圖書館在喀邦已有60 多年的歷史。在40 年代,還在英國殖民統治時 期,潘力卡(PN Panicker )推廣圖書館運動,每一個鄉村成立一個圖書館和一個 閱覽室。1945 年9 月,圖書館聯會正式註冊,後來成為「喀拉拉圖書館議會」, 有47 個創辦成員。1989 年,喀邦議會通過議案,正式承認它為喀邦的公共圖書 館,邦和地方政府每年撥款添置圖書,管理人員大多是義務的。 有這麼多圖書館,可以想像,喀邦的出版事業十分蓬勃。1945 年,12 間出版社 集資120 盧比(今天,一元人民幣約相當五個盧比),成立「知識出版合作社」, 1949 年與「民族書店」合併,之後的25 年,是出版界黃金時期,從 1960 年到 1975 年,該合作社每天出版一本書!類似的出版合作社有十多家,但規模較小。 圖書館林立、出版業蓬勃,意義不簡單是數量上的可觀。這些數字讓我們窺見喀 邦的社會和政治變遷,也讓我們想像喀邦鄉村的文化生活是怎樣的。在20 世紀 40 年代,工人、農民、賤民等運動,是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重要部分,圖書館 運動在民智開發和知識累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時代變化,圖書館的作 用也有改變。以往,圖書館和閱覽室是鄉民聚集的場所,從早上七時到半夜,有 鄉民來讀報、評論時事、高談闊論。一般的圖書館,會有3-5 份馬拉亞拉姆語報 章,1-2 份英語報章,幾份週刊。週刊由個別鄉民捐贈,報章由圖書館訂購。近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