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光谱和化学组成物理知识准备光的本性粒子性.pdf

恒星的光谱和化学组成物理知识准备光的本性粒子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恒星的光谱和化学组成 1、 物理知识准备 1) 光的本性:粒子性和波动性 17 世纪 波动说和微粒说是对立面; 19 世纪60 年代 麦克斯韦发展了光的波动性理论光是电磁波,光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1899 年 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理论光子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是共存的 波动性:当观测仪器的线度等于或小于光的波长时; 粒子性:当观测仪器的线度大大于光的波长时。 2 ) 原子结构与能级 汤姆逊:发现电子 卢瑟福:经典原子结构模型(1911 年)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 (1913 年) 氢原子 近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结构和谱线的形成 原子结构:原子核 + 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 (云)。 (量子化的)电子轨道的大小反映了原子能态的高低。 3 )恒星光谱 连续光谱,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的产生机制 根据波长由长到短,电磁辐射可以分为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 射线和 射线等波段,可见光又可 分解为七色光。 1 电磁辐射由光子构成 (粒子性): 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或颜色)有关:频率越高(低),能量越高(低)。 E = h ν, -27 -1 其中Planck 常数h = 6.63 ×10 erg s 电磁波谱: 基尔霍夫光谱的三条定律(1870 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发现) a )热的、致密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生连续谱; b )热的、稀薄的气体产生发射线; c )连续辐射通过冷的、稀薄的气体后产生吸收线 当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原子释放光子,产生发射线;反之产生吸收线。 吸收或发射的光子能量为 h ν=En2 - En 1 2 吸收线的产生过程 恒星大气与恒星光谱 光谱形成 恒星大气的反映 3 太阳光谱 典型的恒星光谱 吸收线和发射线 吸收线:在太阳连续光谱的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粗细不等、分布不均的暗黑线,共有2 万多条。 发射线:在连续光谱上还有成千上万条明亮的谱线。 连续光谱和发射线 4 连续光谱和吸收线 2 、 氢原子光谱及其线系 能级和谱线 发射线、吸收线和电离 氢原子光谱 (波长单位:nm ) Lyman 线系 Balmer 线系 Paschen 线系 Brackett 线系 Pfund 线系 n1=1 n1= 2 n1= 3 n1= 4 n1= 5 n2=2 121.6 3 102.6 656.3 4 97.2 486.1 1875 5 95.0 434.1 1282 4050 6 93.8 410.2 1094 2630 7460 ┆ ∞ 91.2 364.7 821 1460 2280 5 氢原子光谱 3 恒星观测光谱的分析确定恒星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难点:不同的光谱的复杂变化 →恒星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的物理量。 恒星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