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临床规范之摄影摆位规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评价标准 1.片含肺尖及两侧肋隔角; 2.自膈顶处胸椎体前缘至胸后壁与胸椎体前缘至胸前壁所占比例为1:1.2; 3.心前间隙的狭窄倒三角形和心后间隙清楚。 质控要点 1.左臂抱头,右臂下垂手背贴紧臂部,右胸贴片,体轴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55度角(45o角心尖前缘为左心室,大于45度则为右心室。心后缘的左心房和右心房显示,当角度小时右心房在左心房下占范围大;旋转角度大时,右心房比例小,大部显示左心房); 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七胸椎平面达胶片。 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 人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55°角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腹部平片——仰卧位(KUB平片)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下肢伸直,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探测器长轴中线重合,两臂置于身体两侧。 2.胶片上缘包括胸骨剑突,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3.使用滤线器。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通过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6.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注意事项: 1.主要观察泌尿系、胆系结石,应清洁肠道,减少肠内容物和气体的重叠干扰。 2.除急诊外,病人检查前2~3天内禁用不透X线的药物,如硫酸钡、钙片等。 3.观察肾脏移位时,应取立位摄影。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腹部平片——立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背部紧贴摄影架面板,双上肢自然下垂略外展,以防与腹部重叠。 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垂直,并与探测器长轴中线重合。 3.胶片上缘包括胸骨剑突,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4.使用滤线器。 5.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通过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7.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注意事项: 1. 疑消化道穿孔者,必须包括两侧膈肌。 2. 摄影前应让病人坐立片刻,以使腹腔内游离气体移动到膈下。 3. 疑肠梗阻者,应摄取立位及卧位腹平片。 腹部仰卧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手后前位体位示意图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 手后前位照片 ①显示第2~5掌、指骨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像。 ②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手后前斜位体位示意图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 手后前斜位照片 ①显示第2~5掌、指骨斜位影像。 ②软组织影像轮廓显示清楚。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 肩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肩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 ①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②肩部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四肢 下肢髋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节置于台面中线。 2.双下肢伸直,足跟分开,足略内旋,使两足尖内侧互相接触。 3.股骨头放于探测器中心,股骨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4.探测器上缘包括部分髂骨,下缘包括股骨上端。 5.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lOOcm。 6.中心线经股骨头(相当于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垂线向下2.5cm与探测器垂直射入。 注意事项 1.为保持病人的稳定,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两踝部。 2.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在摆体位时,应牵拉病人患肢,即减少病人痛苦,又易达到体位标准。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评价标准 1.髋关节面呈半圆形,股骨头约1/2与髓臼重叠; 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迭,小粗隆可见。 质控要点 1.由于股骨颈前旋18度,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度,可避免大粗隆与股骨颈过多重选; 2.骨盆端正,两骼前上棘等高; 3.中心线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1英寸。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垂线向下2.5cm与探测器垂直射入 髋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中心线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 耻骨 坐骨 髋关节间隙 股骨头 股骨颈 大粗隆 小粗隆 股骨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四肢 下肢膝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探测器放于被检侧膝下,髌骨下缘置于探测器中心。 2.下肢长轴与探测器长轴一致。 3.摄影距离为90~lOOcm。 4.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垂直射入探测器。 注意事项: 1.膝关节不能伸直时,可采取后前正位。 2.检查髌骨骨折宜应选择后前正位。 放射 DR临床摄影规范标准 评价标准 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 2. 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 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 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