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研究的正轨与要务-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汉语熟语研究的正轨与要务-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学报 2018年第 1期(总第 61期) 汉语熟语研究的正轨与要务 周 荐 提 要 汉语熟语研究在汉语史上有优秀 的传统 。古人和先贤奠定的研究基业 ,后之来者踵武而 继承之,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前人留下的宝贵的熟语遗产,后人认真研究其规 律 ,发掘其 内涵 ,是严肃的学人的责任和使命 。而 出于标新立异的 目的将原本完整统一的学科任 性割裂 ,对学术 的良性发展有害无益 ,也与 中国传统上 的朴学求真的优秀学风大相乖违。 关键词 字 词 熟语 词汇学 词典学 汉语中有两大类经组合而成的词汇单位 ,一类是复字词 ,一类是语。复字词 ,此 暂不赘 ; 语 ,又称 “熟语”等,它十分复杂 ,包括谚语 、成语 、歇后语、惯用语等各种各样 的成员。语 ,短可 由一个词与其他成分组成 ,形制与词约略等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句法分布等于或约略等于 词 ;长可 由若干个词或词语与其他成分组合成 ,形制大于词 ,在句 中的功用也与词相去稍远 。 但无论长短 ,所有的语都属语言建筑材料单位,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词汇。从源头上看 ,汉语 先有词后有语 ,但两者 的历史都相当悠久 ,先秦及后世的典籍中被称作 “谣”“谚”“俗语”“俚语” “俗谚”“俚谚”“谣谚”“常语”“常言”或干脆就称作 “语”的单位,与 “百姓 、陛下、缟素 、奈何 、然 则、食客、驷马、天子”这些被后世称作 “词”的单位一起,在今天合称为 “词语”。各类语产生的 历史并不一致。最早被记录下来的语,就是在后世被定名为 “谚语”的语。晚于谚语被关注的 语是成语。成语 ,顾名思义 ,需经历一个 “成”的过程 ,乃为 “语”。(周荐 2004)成语是后世 的人 们看前代的一些语 ,因其部分出 自名人之 口或经典性作 品,结构齐整,雅而不俗 ,遂被名为 “成 语”。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成语化 自谚语 ,而谚语虽多非 出自名人之 口,却借记载它的著作而传 世 。这部分成语是将结构不齐整的谚语整齐化 ,语体通俗 的谚语雅化 ,最终变为成语 的。“成 语”术语的出现虽然较迟 ,却也不会晚于宋代 (张铁文 1999),但其所指对象在先秦典籍 中已大 量出现 。歇后语这种语和 “歇后语”这一术语 ,都出现于唐 ,其中的一部分单位因与诗有渊源关 系而被称为 “歇后诗”,后才 因它在 口语 中普遍使用开来而称 “歇后语”。(温端政 1985)惯用 语 ,是语 中出现较晚的 “语”种 ,术语在汉语中出现更迟至 2O世纪 6O年代 。汉语术语 “惯用语” 的出现是否与 日语术语 “惯用句”有关,也未可知。 “惯用语”的术语在汉语 中究竟所指为何 ,迄 无定说 ,目前尚在讨论 中。(周荐 2004)上述是人们最常提到的四类语。但是 ,这并非语 的全 部 ,比如过去数十年间曾为一些学者提到的格言 、警句 、套语 、对联、标语和 口号 ,最近几年为人 提到的仂语 (周荐 2016)、语块 (周健 2007),都不能不说也是语的成员。语有很多种 ,内部差异 汉语学报 巨大。若论起与词最为接近的语 ,则非成语 、仂语 、惯用语莫属 ,它们在作为语言建筑材料单位 上与词基本一致 ,多数可人句而充当句法成分 ,句法分布也与词大 同小异 。而谚语、歇后语 以 及格言、警句 、套语 、对联、标语和口号、语块等 ,从是否典型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 ,可否入句而 充当句法成分两个角度看 ,距词稍远 ,与成语 、仂语 、惯用语的距离也不小 。“词”的语言学术语 义是最近一百余年才确定下来的(周荐 2o17),“语”术语所指究竟为何 ,似仍在研议 中。∞词 、语 之所以常被人们置于一处称为 “词语”,很重要 的一个 因素是那几种与词形制接近的语 也具词 感 。(胡明扬 1999) 汉语词汇学史上最先引发人们关注的单位是词 ,不是语 。先秦 《尔雅 》所收,是字和词 ,很 少是语 ;汉代扬雄 《方言》所收 ,也多是字和词 ,鲜见语的踪影 。大约从中古始,人们才在深人全 面认识词的同时,逐渐将 目光更多地投放到语上 ,出现了专门关注语的著作 ,如唐 ·李义山 《杂 纂》;但更多的,还是将字 、词、语裒辑在一处的著作 ,如明 ·陈士元 《俚言解 》,清 ·翟灏 《通俗 编》。古人之所 以将字、词、语裒辑在一起 ,是 因为他们明了字 、词和那部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