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知人论世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知人论世 1、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人称“小杜”。 2、晚唐社会动荡,杜牧经世之才不得施展,偏寓池州,处于一身中最困踬时期。 3、《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3、知晓典故 1、颔联化用两个典故。“尘世难逢开口笑”,《庄子》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庾、死丧、忧患,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悲愁相继,难得一笑。 2、“菊花须插满头归”出于南北朝诗人何逊的联句“插花行理鬓”,以鬓边插花表示旷达。这在唐代可能是很流行的做法。 3、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齐景公有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永保而落泪。杜牧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不必象齐景公那样为此而感伤流涕,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超然。 疏通文意 江水中映着秋影,大雁开始南飞, 和客人一起带着酒壶登上高山。 在尘世中自己难以碰到开口笑的事, 今天一定要把头上插满菊花回家。 只管尽量喝醉来酬答重阳佳节, 用不着在登山的时候怨恨落日的余辉。 古往今来总是这样, 何必对着牛山流泪呢? 1、作者在江上看到秋天的影子,那就是大雁飞过。跟一个客人提着一壶酒上山喝。?2、尘世间值得一笑的事太少了。难得遇朋友开怀畅饮就笑笑吧。古有九九插茱萸,秋天菊花多,我还是在头上插满菊花再回家好了。?3、可怜佳节却只有一个朋友来陪,何不喝个大醉来安慰自己呢。?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 4、其实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何必感慨呢,让热泪沾湿衣服又何苦呢 。? 律诗的章法 首联:破题 颔联:承题 颈联:转题 尾联:结题 初步感知 1.读完诗歌,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重阳节 2.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是什么呢? 登高 3.不看题目,我们能不能根据诗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写重阳节登高的诗? 能(上翠微,菊花插头,登临, 佳节) 4.重阳节的风俗 登高, 赏菊花, 喝菊花酒, 插茱萸, 吃重阳糕 5.这首诗用哪两种表达方式将全文分成了两个层次? 叙述和议论 第一个层次:作者与友人一起登临齐山; 第二个层次:抒发了作者登临齐山后的感慨。 面对如此的美景,可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诗中哪些词能表明作者今天特别高兴? 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不用恨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别高兴,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再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但我们从“尘世难逢开口笑”这句诗中,再加上杜牧生平,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日子过得是:愁闷,郁郁寡欢,平时很难得一笑,可谓是“人生在世几回乐”。 为什么不能恨落晖呢? 因此古往今来只如此,自古圣贤皆寂寞,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面对牛山独自流泪呢? 诗人在此引用齐景公的典故意在劝说友人不要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落泪伤怀,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 这些诗中一面显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尤如那黄昏落日不可挽回,世事和人生都很难勉强,还不如在一时的良辰美景中沉醉,这正是哀中生喜。 痛苦低沉,愤愤不平? 欣喜与抑郁交织?? 旷达与感伤交替 复杂心理的情感体验 快乐并痛着 有人说这首诗“语虽达观而意含意郁”,也就是说,在旷达的语句中交织着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