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关于中学生在课堂中沉迷于手机的问题
关于中学生在课堂中沉迷于手机的问题
前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现代电子工具。手机普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也逐渐成为手机一族。但社会上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有不同的声音。手机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和适时的享受手机可以缓解生活和学习上所带来的压力与烦恼。但是过度的沉迷很可能会导致学业荒废,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家庭出现父母子女不和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基于沉迷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关系到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本文旨在通过借助于对文献法所获信息的分析和整理,进而对目前中学生玩手机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导致中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沉迷手机所带来的双重性影响提出一些相关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影响??学习??解决
一?中学生沉迷于手机的现状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手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校园中,它给人带来了深思——对于现代中学生而言,手机到底是利是弊?有些中学生因手机生活的丰富多彩,即使是上课也沉迷其中,说他们是“机不离身,身不离机”,一点都不为过,手机“网上在线”成部分青少年生活常态;据了解,拥有不止一只手机的甚至还不在少数。而一半以上的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而从打电话、发短信占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最大比例这点可以看出,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的确发挥了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同学、家人,尤其是在住校生和其家人之间,起着关系润滑剂的作用,促进了同学间的关系和谐,家人间的互相关爱。
但是,13.2%的中学生主要将它用在了玩游戏,这一点,绝不容小觑。适当的玩游戏是没错,可以调剂同学们的紧张生活,可以说,好处多得数不清。而像这13.2%的中学生则属于沉迷游戏,因游戏而染上了“手机瘾”,荒废学业不说,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也是极大的伤害。一直从事辐射微波研究的权威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教授认为,手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已经得到证实的,但是关于使用手机会不会导致脑部肿瘤目前还没有定论,而国际上很多专家却认为,手机在发射微波的同时也存在“极低频磁场”,一定强度的极低频磁场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和肿瘤。?
因此,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在两小时以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面对手机功能来势汹涌的发展,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控制差和意志力薄弱,面对手机上的各种诱惑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再加上其生活阅历肤浅,缺乏对美丑善恶的正确判断能力,因此很容易沉溺手机之中,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学业,并且有的学生由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让不少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伤透了心,并且,也让不少的老师因自己的学生沉溺于手机之中而感到痛心。而中学生为什么会沉溺与手机,有及复杂而又深刻的原因。
二 中学生沉溺玩手机的原因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快的发展,上网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等,对于中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中学生难免不受影响。
(一)手机自身的因素
手机上网有其吸引人的许多特点,如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等。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手机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人们的手机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中学生在家受父母监管,在校受校规校纪及老师的制约,一旦玩手机上网就觉得真正进入了自由天地。这种感觉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的。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黄色、暴力内容,这对正处于长身体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件最严重的事。
(二)中学生自身心理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心智方面并不成熟,好奇心及其强烈,攀比和比较心理比较严重且自控力差。沉迷于手机的中学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缺乏沟通:由于当今社会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样一来,在他们的交际圈中,普遍缺少朋友,及玩伴也少,在加上有部分中学生与家庭关系的紧张,无法与父母沟通,于是在他们心理无形中增加了一种包袱。因此他们只好把手机当成他们的倾诉对象了。????
?2.逃避现实: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中学生都存在升学、考试等等压力,使他们面临家庭、学校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有些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按照他们的意志去遵从,这就让他们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独立,久而久之,孤独感、压抑感便向他们扑面而来。而手机和网络中虚拟性和互动性正好弥补他们逃避生活的不足,找到自我认同、自尊、自我价值等心理需求。这些虚拟的满足往往正好消除他们原有的孤独感、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虚拟的手机中去,把手机当成他们最好的避风港湾场所了。?
? 3.自制力差:中学生自制能力没有成人好,更有部分自制力差的中学生,被这多姿多彩而又充满迷惑力的手机世界所深深吸引住并不能自拔,长期以往,这些中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_浅谈如何提高综合办公室的工作效率_沈雪明.pdf
- 提古小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doc
-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向40分钟要质量.doc
- 摄影摄像实训心得体会3篇.doc
- 摄像技巧的几个小口诀.doc
- 摩天轮及过山车设备参数及报价.pdf
- 攀岩课心得感想.doc
- 摩擦桩和“一纸托千斤”.doc
- 攀岩选项课程大纲.pdf
- 摩根大通复杂衍生品巨亏事 件的案例分析_侯冰慧.pdf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及应用专题5仿写修辞含句子理解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藏猫猫》精品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我向国旗敬个礼》精品课件.pptx
-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本章知识体系构建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整数指数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你早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27二次根式第四课时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物理全册11简单电路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最近下载
- 2024年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研优卷).docx VIP
-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行业的税收影响.docx
-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 2025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docx VIP
- 【国家标准】GBT 26121-2010 可曲挠橡胶接头.pdf
- 收入支出日常记账表(全自动).pdf
- 水平一操控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18课时.docx VIP
- 《初中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共15篇》.doc VIP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word版.pdf VIP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思维导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