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六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阶段提升
* 阶段提升(六) 模块 命题角度 考频 考情说明 政治 文明 (2016·全国Ⅲ,41)近代列强侵略下中国的开埠通商 5年4考 1.从模块内容看,政治、经济考查较多。政治主要考查列强侵华背景下中国社会演变趋势及影响;经济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特点;思想考查较少。 2.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考查主要以链接考查为主,综合性考查较多。 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原因、特点及趋势的结论认识,注意宏观考查,忽视细节的具体史实考查。 (2013·全国Ⅱ,29)清政府向近代外交的转变 (2013·全国Ⅰ,40)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及启示 (2013·全国Ⅰ,29)晚清现代化的趋势(洋务运动) 经济 文明 (2017·全国Ⅰ,28)洋务运动的特点 5年8考 (2017·全国Ⅱ,28)洋务企业的特点 (2017·全国Ⅱ,41)洋务运动与近代采矿业 (2016·全国Ⅰ,28)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2016·全国Ⅰ,29)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015·全国Ⅰ,28)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2014·全国Ⅰ,28)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 (2013·全国Ⅰ,29)晚清现代化的趋势(洋务运动) 思想 文明 (2017·全国Ⅲ,4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5年2考 (2015·全国Ⅰ,28)洋务运动期间中外思想观念的冲突 主题一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 【主题综述】 (1)“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2)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相对于传统观念是巨大的突破和挑战。 【对点训练1】 (2018·山东临沂模拟)《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 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解析 据材料“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可知晚清留学教育制度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以最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故选A项;材料“仍兼讲中学”留学课程坚持中西并举,故B项错误;全面发展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留学教育的最终宗旨是培养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忠实奴仆,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二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转型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 【通史阐释】 (1)从政治角度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从政治的变化可以折射出该时期重要的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2)从经济折射点看: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主要是以武力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开始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3)从社会生活折射点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4)从思想折射点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同时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对点训练2】 (2018·四川宜宾调研)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 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 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 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 解析 据题干材料“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 答案 B 主题三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比较 【中外对比】 国别 项目 中国 英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部分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专题总结提升.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 第1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世界.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 第3课时 世纪之交的世界.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变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专题总结提升.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 专题十四 两种文明模式的演进 第1课时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世界 专题十一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第2课时 古代罗马的政治文明.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世界-西方文明的起源 专题十一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专题总结提升.ppt
-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变 专题十四 两种文明模式的演进-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专题总结提升.ppt
-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2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ppt
-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课时1 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