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

2.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 主题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凸显党内合作模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史料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化史纲》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1)特点 ①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②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③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④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史论总结 (2)历史意义 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主题三 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中共探索历程的时空定位 时空观念 2.照耀中国革命航程的灯塔——井冈山道路 解读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 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①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②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③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史论总结 (3)从国民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②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革命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必修第一册 考点8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排查基础知识 2 细讲核心考点 内容索引 3 精练真题新题 1 排查基础知识 一、五四运动——(c) 1.直接原因(导火线) 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拒绝,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2.概况 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集会,举行游行示威。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从此中国的 登上政治舞台。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浪潮波及全国。 巴黎和会 工人阶级 3.结果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微点拨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部分得到实现,取得一定成果,但不能说反帝反封建取得彻底胜利。 二、中共建立 1.中国共产党“一大”——(b) (1)背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纷纷建立了一些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国际的帮助。 (2)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